何吾驺
```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邓禹趋扶汉鼎初,姜公应未著阴书。 纵勷八百周京业,应诮当年老负锄。 注释: - 邓禹(前高帝): 指东汉开国功臣邓禹,他协助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 - 趋扶:辅助、扶持。 - 扶汉鼎初:扶持新朝。 - 姜公:指姜尚,即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著阴书:留下阴谋或密谋。 - 纵勷:指放纵懈怠。 - 八百周京业:指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公文。 - 老负锄
【注释】: (1)履端:古代以正月初一开始计算,到月末为一日,正月三十日是最后一天。二日:初十。 (2)赋:写诗。 (3)十绝句:指十首七言绝句。 (4)出震:地震。古人认为“震”为春雷,故称“出震”。“震”又作“震”。 (5)万象开:万物复苏、生长。 (6)雪中回:春风从寒冷的冬天里走来,使大地回暖,所以叫“雪中回”。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了春雷惊醒蛰伏在寒冬中的万物的情景。 前两句
【注释】履端:农历正月初一开始。麒麟:传说中吉祥的兽,这里借指祥瑞之物。 奢:奢侈。白镪:即白金。咨嗟:叹息声。 只今:如今。冰霜:喻指艰难困苦。 一统:统一全国。岁月: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用“履端”点明题意,表示在新春伊始,就想到国家大事,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首句“尽影麒麟获亦奢”,写诗人想象自己能像麒麟一样,获得美好的名声和富贵的生活,但他认为这并不值得夸耀
【注释】履端:履,动词,践、踏;端,开头的意思。二日:指农历正月初二。拜稽:拜,古时候的一种礼节;稽,通“跻”,升。苍生:百姓。云霓:云和虹。 【赏析】此诗以四句写二月初一(即正月初二)之朝,皇帝在朝廷上举行盛大宴会,百官进宫朝贺,百姓歌咏太平盛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向往之情。首句“春元一日四风齐”,用四个“风”字,形容初春时风调雨顺,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暗含“四方来贺”之意
新雨新雷造化工,君看补浴未应穷。 长风吹向扶桑树,一顷曈昽万里红。 注释:新雨和雷声是天地间制造万物的工匠,你看沐浴在雨中的人们,还觉得不够吗?长风吹来时,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照亮了万里大地,整个世界一片通红,就像被染上了红色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日出景象的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新雨、新雷比作工匠,把沐浴在雨中的人们比作“君”,把太阳比喻为“扶桑树”。全诗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
【注释】: 履端:农历十二月的第一天。 什千罗绮:指丝织品等贵重物品,什千,形容很多,也作“什量”。 罗绮(qǐ):丝织品。 闾巷:街巷,里门。 疏疏:稀疏的样子。 贺新:庆贺新年。 七襄:七尺,泛指成年男子。 太平天子万年春:皇帝年寿长久如春天般永绵不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太平盛世的颂祝。诗中用富贵繁华的景象反衬出国家的安定和太平,以喜庆的气氛表达对皇帝的祝愿。首句写节日盛况
解析 诗句 1. 悬灯寂寂起谈禅:描述夜晚,寺庙里的灯光静静地照亮了整个房间,人们开始谈论佛学。 2. 禅在相逢不语边:在交谈中,人们选择了沉默,没有言语的交流。 3. 落叶满山一轮月:描述的是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已经落下,只剩下月亮在山顶上独自照耀。 4. 呼童轻扇宝炉烟:让童仆轻轻地摇动着香炉,烟雾袅袅升起。 译文 1. 夜晚,寺庙里的灯笼静静亮起,大家都在谈论佛学。 2. 在交谈中
【注释】 朝来:早晨。 相思:思念。 红豆:指代男女相爱的情愫,因为红色像血,故称红豆。 枝:植物的枝条。 愁心:忧愁的心。 何缘:为什么。 都作:全部变成。 泪珠垂:眼泪流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妇怀远的诗。 首句“朝来树下问相思”,是说早晨在花下询问思念的人。“朝来”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而“树”是女子所居住的场所。这两句写出了女子思念男子的心情和行动。第二句“红豆今年发几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比对。 “淮阴门地本书生”,这句诗的意思是冯介臣是淮阴人,出身书香门第。“翊汉功成仄治兵”这句诗的意思是:冯介臣辅佐汉室建立大业后,便平定了天下,不再用兵。“骏马雕弓何用著”,这两句意思是:骏马雕弓都用不着了,因为平定天下的大事已经解决。“数篇黄石到天京”
【注释】 江水攒流活活春,桃花浪里问渔津。:江水汇聚,形成滔滔春潮的流水,桃花盛开时,我乘船来到岸边,询问渡口。 操舟正唤风波急,稳舵中流未易伦。:驾着小舟,正在掀起波涛,却依然可以稳稳地驾驭,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驶,不易翻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春天里乘船经过桃花汛时的观感和体验。诗人以“桃花浪里”为题,写出了桃花汛时江水的奔腾汹涌,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