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要求进行概括。本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议论抒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理解与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答案】
【注释】 辛巳:农历七月十五。驼山:在陕西渭南县北,因山形似骆驼而得名。九日:即重阳节。 游人:指诗人自己。何妨:何需。选胜:选择胜景。偏:一边。 菊:菊花。霜:指初秋的白露。白:这里用作动词,使……变白。 天为雁多烟: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太多,使远处的景物都蒙上了一层烟雾,好像被云雾笼罩一样。 散步溪山得:在这里散步可以尽情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不必去戏马台游乐。 戏马台:位于秦二世陵园内。
诗句原文: 渺渺乘桴上,悠悠宿石门。春游应有客,寒食偶过村。乍似巢开鸟,惟馀性定猿。从君天下士,宁敢问中原。 译文: 在春天的早晨,何吾驺与黎君、欧嘉可等侄子一起渡过了石门。他们乘坐的船儿缓缓驶向远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他们在石门附近停留,欣赏着春天的景色。春天是出游的好时节,应该有许多人来这里游玩。而在这寒冷的寒食节里,偶尔会有人经过这个村庄。 赏析: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 传说中,重阳节时,人们会聚集出郊外去游玩。 人们都把茱萸佩带在身上,同时也欣赏着菊花散发出的香气。 拿着经书怀想谢安石,赐宴怀念江亭景。 云物长应好,临风叹独醒。 【注释】: 1. 辛巳:农历九月初一。 2. 传:流传。 3. 燕集:聚会。 4. 郊坰(jìng):郊外。 5. 咸:全、都。 6. 兼:又。 7. 菊蕊:即菊花的花心。 8. 执经:拿着经书。 9. 谢石
注释: 1. 千古龙山会:指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聚会,共同吟诗作赋。 2. 高风晋孟嘉:晋代诗人孟嘉在风雨中被吹得头冠歪斜,但他仍然谈笑自如,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风度。 3. 矫情时士赏:指那些矫揉造作的世俗之士只看重表面形式,而忽视实质内容。 4. 落帽至今嗟:指人们至今仍会对孟嘉在风雨中被吹落帽子的事情感到惋惜和感叹。 5. 何以陶彭泽:如何效仿陶渊明那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6.
【注释】 庚辰:年号,唐僖宗光启元年。黎君选:名不详。欧嘉可:名不详。诸从儿侄:指侄辈的孩子们。石门:地名,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南,有两处,一在桐庐县北,一说在富阳西北。 【译文】 在风尘中怀利欲而涉险远,千帆竞发自孤征。 哪还有采樵者归来,津吏来迎他。 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 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赏析】 《石门诗序》说:“余与黎君选、欧嘉可、诸从儿侄,同舟于春日之始,浮石门而下
诗词名句“载酒论诗旧,偏深雨兴狂”,出自何吾驺的《季春望后同诸社人泛舟分赋二首》,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作者在特定季节与朋友们共饮的情景,还展现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载酒论诗旧”,意味着携带美酒,讨论诗歌,这是文人雅集的传统活动。 - “偏深雨兴狂”,表达了诗人在连绵细雨中饮酒作诗的豪放不羁。 2. 译文: - 携带美酒
【注释】 己卯,天干地支纪年法。孟冬,农历十月。黎美周将上公车,黎美周将要上京赶考,偕黎君选谢伯子陈中行过访。海曲,即海滨之地。李代际显国家从右文伯承侄明公陟遐,意为:我代李显宗的国家,跟随文伯的侄子升到高处。海曲,指广东沿海地带。两儿,两个儿子。载酒罗浮梦夜过宝莲寺分赋四首,意为:携带着美酒,游览罗浮山并在那里度过夜晚。一山阁寻梅,意为:在山中的阁楼寻找梅花。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
沈云升开府入闽寄赠二首 感君深意气,行复过相看。 旗影摇云黑,星辉照海寒。 田家晞谷种,钓客理渔竿。 引剑亲南斗,临春拥画栏。 【注释】 1. 感君深意气:感慨你志向深远,胸怀壮志。 2. 行复过相看:你将要离开,我们再次见面。 3. 旗影摇云黑:旗帜在乌云中摇曳,显得格外暗淡。 4. 星辉照海寒:星星的光辉照耀着大海,使海面显得寒冷。 5. 田家晞谷种:农家人晒着谷物。 6. 钓客理渔竿
【注释】 1. 明主:贤明的君主,这里指闽王;眷南顾:关心南方;悬旌仗虎臣:悬挂旌旗,表示对功臣的敬仰;肃清:清除;千嶂:指崇山峻岭。祲(jìn),云气;平施:施惠于民;万家春:家家户户都是春天。彤弓满:红弓满;霜开玉帐新:寒霜初消,帐篷已新;潢池:池塘。氛:雾气。息:消散。安集:安抚百姓。斯民:百姓。 2.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闽王的赞颂之情,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意。诗中描绘了闽王的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