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藩
【赏析】 这首诗写船工在滩险滩中驾舟的艰苦。首二句描写船工驾着小舟,在急流中前进的情形,“岸仄篷捎荻”,说明江水湍急,船儿颠簸,篷随风摆动;“滩横水拒篙”,则见滩多水急,舟行困难。“背绳齐肚俯”一句,写船工在艰难中努力操持,“肩棹仰尻高”,是说用力过猛,以致身体前倾,这是对船工辛劳的一种写照。三四句写船工在艰险环境中,用尽全身之力向前划桨。“用力时邪许”,是说虽然尽力了,但还是力不能及
这是一首读《翁晋公昼锦堂遗集》时所写的题词。诗中表现了作者读这部书的欣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人物晋公的怀念之情。 首句“遗什琳琅在”,意为晋公的文集琳琅满目,如同宝石一样珍贵。第二句“陈编检校难”,意为整理这些书籍非常困难。第三句“馀材搜爨火”,意为剩下的材料需要重新烧煮,形容整理书籍的艰辛。第四句“佚事补陔兰”,意为把丢失的事情补充完整,就像给花园添上芬芳的花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形象,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即可。本词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以“过枫树湾”为线索,从山的远景到近景、由静而动地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远望群峰对峙,一水横分;溪水浅处,船儿在磨擦着石岸,山高树密,云雾缭绕;岩腹有炊烟袅袅升起,岭头传来樵夫歌声。最后又回到了“枫叶纷飞的季节”。 【答案】
新诗争吊古,直道仰高风。 注释:新诗争相赞美古人的事迹,直道就是正直无私的道路,仰指的是仰望、仰慕之意,高风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字带青霜冷,词修白雪工。 注释:字句如同带着清冷的霜气,词语精工细作,就像雪花一样洁白无暇。 是非今论定,好恶此心同。 注释:现在是非已经定论,喜好与厌恶都是相同的心意。 相约铭贞石,千秋证爪鸿。 注释:约定用坚贞的石头来刻写自己的诗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的答题方法是: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怀,注意分析诗人如何运用各种手法来表现诗句含义的,并结合具体诗句领会这种表现方法;最后分析这种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效果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等。 本题要求赏析“夜泊”。首联“夜泊临荒戍,寒江静不流。”交代了时间是“夜”,地点是“临荒戍”,环境是“寒江”,写出了夜晚寂静的景象。第二联“星光多在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至新凉重 - 秋天到来,带来新的凉爽感觉。"新凉"指秋天带来的清新和凉爽。 2. 停琴露气鲜 - 停下弹奏的琴声,露水的气息更加新鲜。"新鲜"形容露水的味道或气息。 3. 树雕窗漏月 - 树影在窗户上形成美丽的图案,漏出的月亮。这里的"雕"意味着树的影子如同雕刻一般。 4. 夜静鸟栖烟 - 夜晚安静,鸟儿栖息在烟雾中。"栖"是鸟类休息或停留的意思。 5. 乡思寒砧外 -
【注释】 幽人:隐者。深避等猿猱:深山之中,躲避着猿猴之类的动物。梅雨:指春末夏初连续阴雨不止的天气。 残雪:指冬末春初积雪未消。松风:指松林中的风声。暮涛:指傍晚时分的江水波涛,这里指松树林中的涛声。山回:指山峦起伏。地尽:指山峰与地面相接。石矗:指岩石耸立。仰天高:指仰望天空。衡门:古代的一种简陋的门户或宫门。鹤鸣在九皋(gāo):传说鸿鹄喜欢栖息在沼泽、池塘等地,鹤也喜欢栖息在沼泽
【注释】 世事忘怀久:指忘却了世间的一切。 郊原携杖行:在郊野中拄着手杖行走。 乾坤双眼阔:指心胸开阔,视野宽广。 笠屐一身轻:指穿着简朴的衣物。 枫叶寒鸦影,芦花旅雁声:指秋天的风景和声音。 乱离今有象:比喻混乱的时代已经来临。 何处问鸥盟:指在混乱时代中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秋日郊行》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厌倦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秋江晚眺(zháo)叠前韵 秋水长天接,空澄一色鲜。 江光摇薄霭,山影倒寒烟。 去雁平沙外,归帆落照边。 枫林红更好,消息早霜传。 注释: - 秋水长天接:秋天的江水与天空相接 - 空澄一色鲜:天空和水面都是清澈、明亮的颜色 - 江光摇薄霭:江面上飘动着淡淡的雾气 - 山影倒寒烟:远处的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 去雁平沙外:飞去的大雁出现在沙滩之外 - 归帆落照边:傍晚时分
江头即景 冷寺荒郊外,斜阳古渡头。 钟声摇暮岭,塔影枕寒流。 黄叶村前路,孤帆渚外舟。 风凉衣觉薄,气候已深秋。 译文: 寺庙在郊外显得空旷凄凉,夕阳西下映照着古老的渡口。 钟声回荡于黄昏的山岭之间,塔影倒映在寒冷的河流之上。 村前的小路铺满了黄色的落叶,河面上孤舟静静地漂浮。 风吹过,觉得衣物有些寒冷,知道已经是深秋时节。 注释: 1. 冷寺荒郊外 - “冷寺”可能指的是一座废弃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