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
【注释】 壬申:农历壬申日,即重阳节。 韩宗伯:韩琦。止园赏梅花:指重阳节时到韩琦家观赏梅花。 苏文忠公:指苏轼。 十一月:农历十一月,重阳后的第一个月。罗浮松风亭:在广东罗浮山中。苏轼诗《和子由除日对花》中有“松风亭下罗浮春”之句。 次其韵:依其诗作诗以和之。 再赋:指作者又写一首诗。 寻芳何必罗浮村:不必到罗浮山下去寻芳。 留芳魂:使芳香永存。 主人爱花更爱客:主人爱花更爱客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小园看梅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1. 次日小园看梅花,独酌再次苏韵。 - “次日”表明这是在第二天。 - “小园”指的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园林。 - “看梅花”是指观赏梅花。 - “独酌”是指一个人独自饮酒。 2. 罗浮梅花别有村,白头村主招花魂。 - “罗浮”是地名,这里指代梅花生长的地方。 - “别有村”意味着与众不同。 -
诗句: 风尘双鬓改,踪迹十年疏。 译文: 旅途中风吹日晒,使得双鬓斑白,与朋友的交往也变得稀少。 赏析: 诗人描述了自己因长途旅行而变得憔悴不堪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与朋友关系的疏远。诗中“风尘”二字生动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尘土飞扬的景象,而“双鬓改”则透露出岁月无情,人已老去的事实。"踪迹十年疏”进一步强调了与茅平仲的疏远感。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友情变淡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注释】: 1. 鸠逐妇:指女子出嫁后,丈夫外出劳作或因故不能在家陪伴。 2. 万斛春光:喻指春天的明媚和美好。 3. 百尺楼:高高的楼阁,常用以形容居所之高。 4. 阴云忽布:忽然间乌云密布。 5. 芳草迷烟:花草在烟雾中迷蒙不清。 6. 凭栏笑问:站在栏杆上笑着提问。 7. 天生尔鸠性固拙:比喻人与鸟本性不同,各有所长。 8. 汝夫汝妇亦奇绝:你的丈夫和你的妻子都是非常出色的。 9.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以及相关的注释: ``` 嗟余读洪范,恒雨亦咎徵。问雨何以恒,有聪不能听。 咎急故罚寒,厥极无乃贫。天启五年秋七月,伏金已半先天日。 皇天降割何不仁,降割独先余下邑。显显神君听最聪,优优仁政咎非急。 水哉胡然不润下,金不收兮藏气失。人言黑猪曾渡河,月虽仰瓦未离毕。 何事滂沱七昼夜,彳亍商羊号飋䫻。铮栈雷车驾阴帝,神鞭鬼驭驱狂䎉。
诗句与译文对应 1. 诗句: 甘霖歌为郡大父荆侯祷雨有应而作也时余方课耕于朱明洞口。 - 译文: 我在朱明洞口为郡大父荆侯祈祷下雨,结果真的下雨了。当时我正在教农耕。 2. 诗句: 天启二年秋七月,满地渴鸟啼不绝。蚤稻登场仅疗饥,晚稻栽秧才半畷。 - 注释: 天启二年是1622年,秋七月即农历八月。"渴鸟"可能指的是干旱之苦。旱稻收割只能解决饥饿问题,晚稻种植还差一半田地。 3. 诗句:
这首诗是元稹在唐宪宗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咏史为题材,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和期待。 下面是逐句释义: ``` 旄头夜落瀚海东,喧腾凯唱来浑同。雕戈自是卧宣榭,铁马不复嘶回中。 祈父借筹数蹑足,将军坐树不言功。稿街未悬郅支首,楛矢先献明光宫。 何用徐行幸细柳,不须游猎拟崆峒。六龙已捧跃渊日,万里谁乘破浪风。 王母益地乾坤小
小园梅落又次苏韵 归云忽失溪上村,冷月凄断梨花魂。 姑射仙人太无赖,散步冲寒烟树昏。 橐驼惊报雪满地,下帷老子来窥园。 玉鳞片片香馥馥,商气虽播难收温。 揉冰掷玉点池水,龙涎尽吐浑温暾。 芳名岂杂湘累佩,玉奴已谢东昏门。 幽期信是岁寒伴,馨香自媚谁能言。 对月巡檐万籁寂,惟我与尔同孤樽。 译文: 突然之间,天空中的白云消失得无影无踪,溪上的小村也变得看不见了。那冷月挂在天上
以下是对《庚午守岁戏笔》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痴呆还与阿翁买,买得痴呆长自在。”:这里“痴呆”可能指年老或某种状态的持续。通过与“阿翁”的互动,诗人表达了一种长寿或不变的生活态度。 - “问翁何事耳失聪,鹖冠免洗将无同。”:询问“阿翁”为何失去听力,暗示着对“阿翁”境遇的同情或是对其命运的不解。“鹖冠”是一种古代的帽子,这里可能象征着地位或身份的丧失。 -
诗句翻译 甘霖歌为郡大父荆侯祷雨有应而作也时余方课耕于朱明洞口歌云汉者数矣一旦雨公田以及我私伊谁之赐乃鼓腹而歌甘霖以窃效大田之咏因假笔砚于冲虚观主书其左壁请俟磨崖庶观风者得详览焉 - 注释: 这首诗是为一位叫做荆侯的大官祈祷下雨而作的,当时诗人正在朱明洞口教农民耕作。他通过《云汉》这首歌来多次请求天公降雨,终于得到了回应。于是他高兴地唱歌,歌颂天公的恩惠。他借这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