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
这首诗是明朝人周生撰写的,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 下面是对每句的翻译: 1. 周生秀丽身材却很瘦小,擅长篆刻精通小学。 2. 印文落纸不可扪,触手轩然起棱角。 3. 丹砂万杵如月明,照见钩心苦镂琢。 4. 国初程穆倩,近人丁敬身。 5. 周生晚出老更成,文彭以后凡三人。 6. 严冬江风寒,杖策叩我门。 7. 出此八寸册,一一古意存。 8. 森然清庙列庸器,牛鼎山尊写铭识。 9.
注释: 与君同作他乡客,咫尺天涯归不得。 与你同为异地的游子,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天涯。 江南二月天气和,节物感人悲旅食。 江南二月天气晴朗和煦,节日里的景物让人感到悲伤和怀念故乡的食物。 城东古寺行人稀,杂树蒙茸碧草齐。 城东的古寺里人迹稀少,杂树林立,绿草如茵。 长镵共斸春泥裂,日暮僧房煮笋时。 我们共同用长铲翻动春天的泥土,到了傍晚僧人的房间煮笋正当时。 赏析:
注释: 杂诗五首 其五: 初日照高楼,飞轩交绮疏。 佳人挟鸣瑟,当户敛华裾。 坐惜倾城貌,十年常独居。 悲风激幽响,行路立踟蹰。 不为感人耳,清歌聊自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孤独寂寞生活的诗歌。诗的开头两句“初日照高楼,飞轩交绮疏”,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在高楼中弹奏乐器的情景,她的衣着华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佳人挟鸣瑟,当户敛华裾”。这句诗描述了女子弹琴时的动作
开篇,“纤纤行且却”描绘了一位女子轻盈的体态和优雅的姿态。 “轻躯细步风前弱”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娇弱,如同在微风中摇曳的柳枝。 “玉捥凝香素绡薄”形象地描述了女子手中的玉制手帕,以及她身上所穿的素净如纱的衣裳。 “蒲桃金卮为君酌”则是说女子端着一只金色的酒卮,似乎在为某人斟满美酒。这里的“蒲桃”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酒,而“金卮”则暗示了主人的地位尊贵。 “朱颜晕酒目生光
【释义】 田家:农家。门前众峰秀丽,屋后清泉欢鸣。山田晚收的庄稼长得好,鸟儿雀儿多,叫声也欢快。儿女们忙活满园圃,喜爱这冬天晴朗的日子。早晨舂米留下客人,因为主人情意真。 【赏析】 这首诗写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 首句“门前众峰秀”是写远景。“门前”,指村口,是进入村来的第一处风景,所以先写它。“众峰”,是指村口周围的小山。这些山峰不高,但却十分秀丽。“秀”字写出了这些山峰的特点,即小巧玲珑
【注释】 江上:泛指江南水乡。 愁心:忧伤之心。 秋风袅袅(nuó nuo):形容微风吹动柳树枝条的样子。 武昌:今湖北鄂城,古称武昌。 章台:故址在今西安市西门外,汉时为贵族游宴之地。 被底有馀温:比喻人虽然已经去世,但留下的东西还温暖着后人。 昏镫落月共栖神(yù dēng luò yuè gòng qī shén):指诗人在梦中与死去的妻子在一起。 金谷:地名,在洛阳西北
【注释】 长槐青青:长着茂盛的槐树。 桂华碧:用桂花的花朵来比喻女子的头发,华碧,形容头发的颜色美丽。 四座:指在座的人。沉吟:低声吟诵或默念。绵脉:细而长。 红烛:红色的蜡烛。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回袖:回旋的袖子。风生:风吹过,使人觉得有香味。芗泽(xiāng zé):香草名,即佩兰、兰草之类植物。芙蓉露:荷花上的雨滴。沾人衣:使衣服上沾湿。 五更漏促:五更天的更夫敲鼓报时声急促。城乌啼
【注释】 信贞妇:指高柳鸣蝉画扇中的女主人公,信贞即忠贞。 □□:指画中人。 称:称颂、赞美。清:纯洁。 【赏析】 此诗是《高柳鸣蝉画》一诗的题解。它用简洁的笔触,概括地介绍了画的主要内容与创作特点。 “题信贞妇高柳鸣蝉画扇”一句,是全诗的总领句。信贞,指女主人公高柳鸣蝉;信,指忠贞;贞,指坚贞。高柳,指长柳树。鸣蝉,指高柳树上蝉的叫声。这两句说:“信贞妇高柳鸣蝉画扇。”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含义是古诗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在理解诗句含义时,要注意语境和关键词的含义。此题中,要理解“采薇子”的生平,才能理解“采薇子墓”中的“墓”字的意思;要理解“轩辕台”“清风天地肃”中的“轩辕”及“清风天地肃”的意境,才能理解“长啸轩辕台”中的“长啸”之意;要理解“悠悠土室心”中的“土室”,才能理解“馀生托柔蔌"中的“柔蔌”,也就是“柔嫩的野菜”。
注释: 万松坪:指山中众多的松树。万松坪,即指山中众多的松树。平台列松磴:在平台上,可以看到排列的松树小径。万木临回溪:四周是茂盛树木环绕着的回水之溪。苍苍白云合:白色的云气与青山相合。俯见群峰齐:远看可以看到山峰连绵不断。远阴薄日午:远处的阴影逐渐变得浓重,正午时分。风露转凄迷:风吹过,露珠打湿,景色显得更加凄凉迷蒙。气交土石润:土地和岩石因天气变化而湿润。冬景秀柔荑:冬天的景象美丽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