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和
诗句原文: 寂寂衡门草《太玄》,相知博得一桓谭。 译文: 在寂静的衡门下,生长着茂盛的草。《太玄》是古人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研究,而“相知”则表示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或理解。蒋中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惜。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与桓谭的交往一样。 关键词解释: 1. 焚余:一种古代诗歌形式,以焚烧剩余的诗稿作为创作灵感
万里绕长空,秋云浮海曲。 海曲有伊人,长啸无系属。 敛霞以为衣,啖波以为粟。 落日没千山,荏苒又初旭。 神龙亦可烹,所患在多欲。 赏析 这句“万里绕长空,秋云浮海曲”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天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深邃的宇宙意识。通过“秋云浮海曲”,展现了秋天的云彩在海洋之上飘荡的壮观景象,体现了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敬畏。 第二句“海曲有伊人,长啸无系属”中
诗句释义 1 绳床系尺瓠:描述使用一根绳子系在床架上,将一个短柄的葫芦系上。这象征着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或者隐居的心态。 2. 霜月挂庭树:霜月,即初冬的月亮,挂在庭院中的树上,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 3. 皎皎清夜心:形容夜晚的月光明亮如水,映照着人的清冷心境。 4. 幽人起独步:指的是深夜里一个独自行走的人,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或是寻找隐逸之人。 5. 昂首盼空蒙:抬头仰望天空
洞庭湖上波涛多奇,终南山上绿树成阴。 常与世俗保持亲密,有时也与世人疏离分。 孤鹤仍有留恋之情,悠闲地伴着白云相伴。 渴望饮用湖水解渴,饿了就啄食山中的野果。 展翅翱翔高入天际,不向人间寄居。 注释: 1.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2.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是秦岭的一部分。 3. 奇波:形容洞庭湖的波涛壮观奇特。 4. 积翠
寂寂衡门草《太玄》,相知博得一桓谭。只缘老去还投阁,翻羡伊人名不传。
蒋中和是清代的江南靖江人,字本达,又号眉三,他是一位以文学见长的诗人。 他的生平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十二年,当时他考中了进士,并曾担任过兰阳知县和沧州州判等职。作为一位官员,他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更以他的诗歌成就为人所熟知。 蒋中和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半农斋集》这部作品中,其中收录了他4篇诗文,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在这些作品中,蒋中和深受李贽的影响,但他在继承其观点的同时
蒋中和是清代的江南靖江人,字本达,又号眉三,他是一位以文学见长的诗人。 他的生平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十二年,当时他考中了进士,并曾担任过兰阳知县和沧州州判等职。作为一位官员,他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更以他的诗歌成就为人所熟知。 蒋中和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半农斋集》这部作品中,其中收录了他4篇诗文,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在这些作品中,蒋中和深受李贽的影响,但他在继承其观点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