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多奇波,终南饶积翠。
常与世相亲,亦与世相弃。
孤鹤有余情,闲伴白云契。
渴饮湖中水,饥啄山中𥺢。
舒卷凌长空,不向人间寄。

洞庭湖上波涛多奇,终南山上绿树成阴。

常与世俗保持亲密,有时也与世人疏离分。

孤鹤仍有留恋之情,悠闲地伴着白云相伴。

渴望饮用湖水解渴,饿了就啄食山中的野果。

展翅翱翔高入天际,不向人间寄居。

注释:

  1.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2.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是秦岭的一部分。
  3. 奇波:形容洞庭湖的波涛壮观奇特。
  4. 积翠:形容终南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翠色浓郁。
  5. 常与世相亲:指诗人常常与世俗保持亲密的关系。
  6. 亦与世相弃:有时也会与世人疏离,表示诗人对世事的冷漠或超然。
  7. 孤鹤有余情:形容孤独的鹤仍有情感,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
  8. 闲伴白云契:悠闲地陪伴着白云,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心态。
  9. 渴饮湖中水:渴望饮用湖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水源的珍视。
  10. 饥啄山中𥺢:饿了就啄食山中的野果,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对食物的渴望。
  11. 舒卷凌长空:形容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受拘束。
  12. 不向人间寄:不向人间寄居,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洞庭多奇波”展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宏大之感。次句“终南饶积翠”则描绘了终南山的茂密植被,展现出自然之美。接下来两句“常与世相亲,亦与世相弃”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态度,既有亲近之心也有疏远之意。

第三句“孤鹤有余情”,借孤鹤之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由向往。接下来的“闲伴白云契”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四句“渴饮湖中水,饥啄山中𥺢”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食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矛盾心理。尾句“舒卷凌长空,不向人间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不愿被世俗束缚。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和终南山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态度,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