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退翁斋中花底酌,当筵示我银凿落。 译文:在退翁斋中,主人在花底下饮酒,当席展示了一幅银凿画(《银凿落》)。 2. 摩挲坐上一再看,知是吾乡碧山作。 译文:用手摩挲着坐下仔细观赏,知道这是故乡碧山的作品。 3. 至元月日镌弯环,古纹半蚀青苔斑。 注释:到了元朝时期,雕刻了弯曲的花纹,古纹半蚀,青苔斑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众峰如涌潮 - 形容群山连绵起伏,如同涌动的潮水一般。 2. 城孤若小艇 - 比喻贵阳城中的建筑显得孤立,就像一只小船在水面上孤独地漂浮。 3. 客居倚青峭 - 描述了自己作为客人居住在这座山中的情境,倚靠在山石之上,感受自然之美。 4. 佳处要须领 - 意指欣赏到美景的地方需要仔细体会,领悟其中的意境。 5.
诗句释义及译文: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 山阁在晚风中显得昏暗,陡峭的断崖横卧着瘦弱的树木。 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风吹过江面,带来清凉的感觉,清脆的脚步声仿佛竹鞋一样。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 无需携带青藤,只需驻足在前方的山岗上即可。 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远远的田野引来晴朗的绿色,它和鸡足山的景色相映成趣。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 帕子姑娘提着井水回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峻极重关险,艰难独客经。(注释:山势高峻,道路艰险,只有我一个人经过这里。) 2. 梯航原梗绝,中外划郊坰。(注释:古代的船只和使者被阻断了,国内外的界限也被划分开来。) 3. 天作西南障,山开大小屏。(注释:天空成为了西南方向的屏障,群山像屏风一样展开。) 4. 路应庄蹻始,地自伏波宁。(注释:这条路是从庄子开始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题幸蜀图 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 蜀山嵌空说王宰,讵有真迹留涪巴。 即今皴染渐剥落,松煤不复浓于鸦。 昔人画此意有托,眼明且爱烟峦赊。 黔南开府擅珍赏,更束缥带缄红牙。 释义与译文: 1. 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 - 这句诗表达了当年诗人在旅途中匆忙地描绘了嘉陵江的景象,但后来随着战乱,这些作品被焚毁
拜方正学先生祠四十韵 绝学吾乡重,孤忠异代存。丰姿留想像,瞻捧肃蘋蘩。忆昔回天步,灾躔切帝阍。金瓯成仓卒,玉叶久翩反。 金瓯成仓卒,玉叶久翩反。册府盟何补,宗城坏有源。狧糠诚在计,寒齿及雄藩。议惜移封寝,谋同筑舍烦。渔阳师剽锐,上国羽飞骞。江左懿亲睦,师中叔父尊。绛侯驰壁垒,东越走连蹇。叹息楼船误,凭陵突骑喧。浮云深建业,宫雨湿朝元。锁啮江腰断,沙衔地肺昏。控弦江总宅,吹角谢公墩。马饮重湖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幸蜀图》,描述了一幅描绘唐朝皇帝幸蜀时的图卷,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场景。 译文: 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 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 手挥红甘祀香魄,尚有生荔来天涯。 三银船本少年事,臣倜进酒君王嗟。 倚毫写此图者谁,伯驹好手今犹夸。 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 法仗细琐不暇整,从官触热欹乌纱。 就中缓辔意态殊
《将之塞上呈汪苕文农部》是唐朝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边关为背景,抒写作者从军赴边的感受和志向。 诗句释义如下: 1. 京国招携罢,关山入望频。——朝廷召唤我返回京城,关山远望让人心绪难平。 注释:京城(国都)召请我回来,关山(指边远之地)远望让我心神不宁。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开京城、远离故乡的不舍之情。 2. 更严凄觱篥,谷险怯车轮。——更加凄凉的鼓声在吹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佑的作品。诗的首句“士有平陵义”,指的是士人中有正直的人,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和道德;第二句“文招屈子魂”,则是指文人用文章来召唤屈原的灵魂,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则是描写祭祀的场景,如“黄蒿歌逼仄”,“白日些烦冤”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描绘出祭祀时的紧张气氛和庄重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则是描写祭祀现场的一些细节,如“席帽三山市”,“舆尸百草根”
金陵杂诗 - 诗歌正文:诏书百道走黄封, 南国新妆步辇从。 故剑不须悲夜月, 几人曾听景阳钟。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诏书百道走黄封”:指皇帝的诏书众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传达。 - “南国新妆步辇从”:形容南方女子穿着美丽的服饰,乘坐装饰华丽的辇车跟随在皇帝的身边。 - “故剑不须悲夜月”:表达即使宝剑被埋没,不再锋利,但不必因此悲伤月亮的阴晴圆缺。 - “几人曾听景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