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孙桐
诗句 1 微尘寄人世,起灭海沤幻。 - 关键词:微尘、人世、起灭、海沤幻 - 含义:微小的尘埃寄托于世间,起落间如同海水泡影一般虚幻。 2. 去来相系著,爱根不可铲。 - 关键词:去来、相系、爱根、不可铲 - 含义:无论去或来,都与这个爱的根源紧紧相连,无法割断。 3. 纷纷已陈迹,空花驻流盼。 - 关键词:纷纷、陈迹、空花、流盼 - 含义:过去的纷扰已经成历史的痕迹
诗句原文: 停泊山隈接晚潮,渔灯戍鼓自清寥。隔舟人语三更静,只有江声入梦摇。 译文: 我停在山边,看着夕阳下的海浪,渔船上的灯光和远处的戍楼传来的鼓声让这里显得格外宁静。隔着一条船,听到他们深夜的对话,只有江水的流动声在梦中轻轻摇曳。 关键词解释: 栖霞道中:描述诗人在山间行走的途中。四首:这是诗的序号,表明是《栖霞道中》系列中的第四首。停泊:停止停靠。山隈:山边的弯路。接晚潮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读懂诗的意思,然后分析每一句诗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使用的手法等。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写的一首纪行诗。首句点出地点和时令。“分外青”,指山色格外显得苍翠。“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峰转”是指山路曲折蜿蜒。“布帆轻”,指船帆轻快。第二句说山峦连绵向金陵方向远去,道路随着山峰的起伏弯弯曲曲地延伸。第三句写沿途看到的景象。“栖霞老树依稀见”,指的是山中树木苍郁繁茂
【注释】 栖霞道中四首:作者在游山途中所作的诗。栖霞,指今山东栖霞县的栖霞山。唐李商隐《题于越石城山》中有“一峰忽过见斜阳”之句。 平坡秋草卧牛羊,隐约人家傍石梁。——写山间景色。 雨细风微凉意满,一峰忽过见斜阳。——写山色空蒙,夕阳西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图,画面宁静、优美、清冷。 第一、二两句写诗人在秋高气爽时节,沿着山路行走,只见山坡上长满了草,草地上卧着一群群吃草的牛和羊
竹西流落久云烟,劫后搜罗信胜缘。 今日楚弓还楚得,卜君世泽永绵延。 注释:竹西是古代地名,指吴地(今苏州一带),这里借指吴地的竹西亭;“久云烟”形容竹西亭的遗址经过长时间风吹雨打已变得破败不堪;“信胜缘”指在战乱之后,竹西亭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有好缘分;“楚弓楚得”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意思是楚国人把楚国人的弓还给了楚国人,比喻物归原主;“卜君世泽永绵延”,指的是楚王的子孙能够延续香火
【注释】 朱旭辰:作者。道光五年:1825年。缙绅:指官员,这里特指地方上的有地位的官员和士大夫。邵伯:地名。属题:属文作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邵伯絅(jǐnɡ):人名。用先德半岩庐集中顺治缙绅录诗韵:以顺治时期的缙绅录为韵,创作诗歌。先成因次其韵:先完成这首诗,接着再写一首诗来继承他的意思。藩篱:篱笆。户牖(yǒu)撼(hàn):门窗被风吹动。亡国:国家灭亡。朕兆:预示。兹:这里。雨云:比喻阴云
这首诗是杜牧的《赠杜子良太守》。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不为良相为良医,仁术惟期济世耳。 - 不为高官(宰相)而做医生(治病),只希望医术能济世救人。 2. 杜君荦荦医国才,早屈士元治百里。 - 杜子良具有卓越的医术和治国才能,他很早就被提拔到管理一方百里的地方治理政事。 3. 嘘枯润瘠苏疲癃,待擢黄堂政声起。 - 他能治愈病人的病,就像给枯萎的土地浇水一样;一旦他被提升为高官
这首诗是诗人为费晓楼的《东坡参禅图卷》所写,描绘了画中的人物形象和意境。 1. 诗句解读与注释: - “画中东坡是主人,题诗意多在琴操。”:这句话说明画中的东坡(苏轼)是画面的主人物,而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主要体现在琴的演奏之中。这里用“主人”来形容东坡,表示他在画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琴操”则是对琴曲的描述,暗示诗的情感是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 - “兼金价因晓楼笔,信乎人各徇所好。”
以下是对《八月十六夜感怀三首》其三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山邱华屋人何在:指曾经繁华昌盛的山丘上的华丽居所,如今人已不在。 - 海水巫云恨不禁:形容思念之情如同海水般深沉,巫山云彩般的情感难以抑制。 - 今夜依然明月好:尽管身处异地,但今夜明亮的月光仍然美好。 - 可能仍照两同心:即使相隔两地,但月光依旧能照亮彼此的心。 关键词注释 - 山邱华屋:古代建筑风格
张秋镇扼黄运之冲,淮军破捻后驻此久矣 张秋镇: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省滑县。扼:把守。黄运:黄河运输。清晏:太平,无事。浑:全部。 扼运奇功竟得成,还留劲旅卫神京。 竟得成:终于成功了。劲旅:精锐部队。卫神京:保卫京师(北京)。 而今清晏浑无事,麦陇如云拥破城。 今:现在。清晏:太平。浑:全部。无事:没有战事。麦陇:麦田和田埂。如云:像云一样密集。拥:包围。破城:攻克城池。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