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孙桐
诗句原文: 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 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 注解赏析: - 史笔难言是定哀:“史笔”指的是撰写历史的文字记录,“定哀”则表达了对过去事件的深切哀悼和评价。这里诗人通过“定哀”一词,传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哀愁。 - 学分洛蜀各尊魁:“学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学术上的讨论和评价,“洛蜀”分别指代洛京和蜀地,可能代表了不同学派或地域的权威。而“各尊”意味着各自被尊崇
诗句释义:野寺峰巅钟响迟,暮云遮隐又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深远的意境之中。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此诗: 1. 诗句解读: - “野寺峰巅钟响迟”:野寺指的是位于山间、远离城市喧嚣的寺庙。峰巅则是指山峰的最高点,通常与寺庙相连。钟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却显得格外迟滞,可能是因为山势险峻或云雾缭绕的缘故。 - “暮云遮隐又多时”
【诗句解释】 1. 黄垆:即黄州,作者曾在此任知州。老泪寒:指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与悲伤之情。吟笺:写诗用的纸。郑重:认真严肃。检:查核、核对。丛残:指诗文中错别字或不恰当的字句。 2. 补图:指修补残缺不全的画卷。还倩:请求别人帮忙。同心侣:志同道合的友人。 3. 先朝旧史官:指作者曾在南宋朝廷担任历史记录官职的经历。 【译文】 回忆在黄州的日子,泪水满襟因思乡情深;写诗时认真核对
诗句释义:“玉堂旧梦原天上,汐社新盟又酒边”。 此句意指在玉堂(朝廷)的旧日梦想曾是天之高远,而在汐社(一个地名或比喻)的新盟约则是在酒宴旁边缔结的。其中“玉堂”和“汐社”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地点,而“旧梦”和“新盟”则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 诗句译文:“昔日的辉煌如星辰般璀璨,如今却只有几颗残星仍在;人生短暂,不必过于关注义熙年华。” 赏析:此诗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
【注释】 荒凉:衰败;半成村:半荒废的村落。西溪: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有“岷山之阳,沃野千里”句,后人便把岷山以西称为西川。《成都记》:“城西南有西溪寺。”旧咏:指前人的诗。啖(dàn):吞食,引申为欣赏。斯图:这里指此画。辨争墩:分辨争论的桩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看花之寺看海棠图所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令,颔联写画中景物,颈联写观画的感受,尾联写画的作用。全诗语言朴实,风格平实
注释: 花事:指赏玩花卉之事。玄都:即长安,古地名。旧游:指过去的游历。当时:过去,以前。裙屐:古代文人的一种装束,指士大夫阶层。风流:指文雅、高雅、潇洒。不堪:不能忍受。五十馀年:五十年。桑海:代指国家动乱、时局不稳。余生:残余的岁月,这里指晚年,也指剩余的时光。叹白头:表示感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花事玄都话旧游”,回忆了在长安时期的美好时光
【注释】: 1. 草堂卜筑妙严旁:在妙严寺旁边建造了草堂。 2. 曾是诗人选佛场:曾经是诗人选择修行的地方。 3. 罗拜衣冠亲梦见:穿着整齐的服装,向佛祖顶礼膜拜。 4. 竞传嘉话在吴阊:争相传播着美好的言辞和故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佛教圣地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这片净土呈现于世人眼前。 首句“草堂卜筑妙严旁”
【译文】 文物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白发人读旧历史感慨万千。 麒麟台的旧事仍然可以继续,郑重地留下题字作为结尾。 【注释】: 为傅沅叔题蓬山话旧图二首其二 文物多随世运更,白头旧史剧关情——文物往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消失,白发人读旧历史感慨万千。 麟台故事犹堪续,郑重留题作尾声——麒麟台的旧事仍然可以继续,郑重地留下题字作为结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注释如下: 为顾起潜题秀野草堂第一图四绝句 其二: 为顾起潜题秀野草堂的第一张画的四条绝句中的第二首,即第二幅画作。 题咏名流廿二家:题咏指的是题诗、题字,名流指有名的人物,廿二家即二十二位名家。 西堂之后匠门夸:西堂指的是顾起潜的住所,在长安西面的一座宅第,这里代指他的居所。匠门则是指雕刻工匠的门,此处比喻顾起潜在书画艺术方面的精湛技巧。夸则是夸赞的意思。 卷中始获窥全豹:卷中是卷轴
注释: 1. 宣南:指宣武门南,是京城的一个地区。旧行窝:曾经住过的地方。 2. 老屋:指自己过去的家,槐街:指京城的街道,这里指老屋所在的位置。 3. 故里:故乡,故里已荒:故乡已经变得荒凉了。 4. 遗迹剩:指留下的遗迹还有很多。 5. 诸孙:指子孙后代。惜未问烟萝:可惜没有询问这些遗留下来的烟笼翠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自己的家乡秀野草堂的第一幅图题写的四绝句中的第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