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负郭半成村,壁上西溪旧咏存。
俗客啖名多附会,斯图留与辨争墩。

【注释】

荒凉:衰败;半成村:半荒废的村落。西溪: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有“岷山之阳,沃野千里”句,后人便把岷山以西称为西川。《成都记》:“城西南有西溪寺。”旧咏:指前人的诗。啖(dàn):吞食,引申为欣赏。斯图:这里指此画。辨争墩:分辨争论的桩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看花之寺看海棠图所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令,颔联写画中景物,颈联写观画的感受,尾联写画的作用。全诗语言朴实,风格平实、朴素,但内蕴深厚。

诗一开篇,就交代了观画的时间和地点,即在花之寺看海棠图,同时说明这是一幅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因此诗人对之作了高度评价:“壁上西溪旧咏存”,这两句的意思是“墙上还保留着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的诗句”。

颔联“俗客啖名多附会,斯图留与辨争墩”,意思说:“那些庸俗的客人喜欢附会一些虚妄的东西,这幅图就留在这里供人辨别是非。”这句是说那些平庸的观众往往喜欢附会一些虚妄的东西,所以留下此画让人去辨别是非。

末联“识者赏之重论辩,不独留于辨争墩”,意思是“那些有见识的人赞赏它,并且讨论其中的道理,不仅仅是用来分辨是非而已”。这句是对全诗的总括,表明了作者创作的目的。诗人认为,这幅画的价值不在于是否附会或辨别是非,而在于它能启发人们思考,让人们欣赏其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