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震
【注释】 忆江南 · 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忆江南为唐代词牌名,九咏为宋代词牌名。刘蔚园:即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高田麦:指小麦。 四月未全黄:四月时,小麦尚未完全成熟。 实绽:指小麦的籽粒已开始饱满。 堪:能够,可以。 盈把捋:满手抓一把。 味:滋味。 且任:姑且任凭。 满盘尝:满盘都尝遍了。 渐入好年光:渐渐地进入了美好的时光。
诗句释义: 1. 闺中女,最爱是玫瑰。红杏街头前月尽,素馨江外几时来。独尔一枝开。 - 这句诗描述了一位闺中的少女最喜欢的花是玫瑰,这种花在红杏盛开的时候已经谢尽了,而在江的那边,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它开放?她只能独自欣赏这一朵开放的玫瑰。 2. 红杏街头前月尽,素馨江外几时来。 - 这是对前面“独尔一枝开”的具体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美丽而短暂的花朵的珍惜。 3. 独尔一枝开。 - 这是最后一句
【注释】: 1. 卉(huì):草。 2. 堪爱:可爱,值得爱。 3. 簪鬓:指妇女的发饰,用簪子和发髻上的玉簪固定头发。 4. 娇怜:宠爱,怜爱的意思。 5. 紫艳:紫色的花。 6. 胜红蕤(ruí):比花更红、更鲜艳。 7. 枯润总香飞:形容玫瑰香气持久不散。 【译文】: 春天到来时,我最爱的是那一朵独自盛开的玫瑰。 它被簪在发间,娇媚可爱,让人宠溺地怜爱这紫色的艳丽; 它伴着甜蜜的糖水
注释: 1. 携镵去,不异到淇园。 译文:带着锄头去,就像到了淇水之园一样。 2. 出土便能藏雉子,疗饥馋想嚼龙孙。 译文:种出后就能藏起小鸡崽,饿了就吃它,像在吃龙的肉。 3. 拚少竹千根。 译文:只希望有一千根竹子。 赏析: 此为初夏九咏之一,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种竹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携镵去,不异到淇园”一句,以淇水之园比喻自己种竹的地方,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注释】 梅黄早:指梅花在初春就盛开,黄色如新酒。 叶底缀金丸:形容梅花的花瓣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 功逊酒香教渴解:意谓梅花的香味能让人解渴,仿佛酒的作用。 味如愁重惹眉攒:意谓梅花的味道苦涩而浓郁,如同忧愁重重使人皱眉。 花放记曾看:意谓曾经记得看过花开的情景。 【译文】 梅花早春就绽放,花瓣如黄金般晶莹。 它的香味胜过酒香使人口渴得到缓解,味道苦涩却能令人眉头紧锁。
【注释】 江南:指南方。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天意:上天的旨意。晓来和:指天气晴好。 乍晴晴不久:忽然晴天,但天气不会持久。 愁他:担心它。欲雨:将要下雨。雨偏多:雨反而更多。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清明时节所作,借咏春雨抒发自己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并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清明节,天意晓来和”起句点明题中的“清明”,点出节令。下一句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晴忽阴
注释:崖蜜已经成熟,味道一定非常甜。寝庙和新的应该早点进献,林莺不要轻率地叼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初夏的崖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以“崖蜜熟”起兴,点明题旨。第二句写寝庙、新宜早荐,突出了生活的富足,暗示社会安定,民安物阜。第三四两句写林莺,既表现了它的美丽可爱,也暗喻了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干。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注释:蚕忙的日子,豆子成熟了。采摘进筐中全是蚕茧,缫丝时女子手上本无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农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蚕和豆子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诗人通过对采桑女的描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生活气息,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清明节,春色满江城。 卖酒楼边红杏放,游人头上柳枝青。 都道过清明。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 那得不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