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秉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 “清辉寒”是第一句,点出了时间、地点、环境氛围。“夜深闲煞红阑干”,写赏月时的情景。“清辉”指月光,“寒”是季节,“清”是天气,“夜深”表明时间,“闲煞”形容月光明亮到极点。这句写出诗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欣赏着明月,陶醉于月色之中。这两句写出诗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欣赏着明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孤雁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湘江静萍 - 第一句,描述了湘江水面平静如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飒飒西风秋欲去 - 第二句,秋风渐起,预示着秋天即将过去。这里用“飒飒”形容风声,表现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悴零星、荡摇无主 - 第三句,描绘了秋风吹过,落叶纷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凄凉的感受。 东皇别后,天涯踪迹,更相逢何处 - 第四句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 2.颦柳含烟:形容花态,像颦眉含笑的柳枝含着淡淡的烟雾 3.病花泣雨:形容花儿像病了一样,在风雨中哭泣。 4.长亭:古时送别的地方,此指送别的亭子 5.谁唱阳关:指《阳关三叠》曲,是王维所作 6.游丝不系东风住:指春风吹过,却留不下飘舞的游丝。 7.江浔:即浔阳,今江西九江 8.潭水悠悠:指江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9.杨枝:指折柳送行,古代风俗,用柳枝作礼物送给行人
【注释】 ①琐窗寒:词牌名。 ②“苔”:指庭前的青苔。 ③“几度”:多次,屡次。 ④“庭宇”:庭院。 ⑤“东风”:春风。 ⑥“荒寒自怜”:在荒凉寒冷的地方自己觉得可怜。 ⑦“空阶长遍”:台阶上长满了草。 ⑧“钱钱难买”:钱是买不到的。 ⑨“韶华常住”:美好的时光永远停留。 ⑩“题诗处”:题写诗词的地方。 ⑪“石上模糊”:石头上模糊不清。 ⑫“土花”:泥土上的花纹。 ⑬“一片”:一片苔藓。
小名尚列春芳,相思偏避春风面。 佳人薄命,年华不再,甚时相见。 细数三生,前生欢笑,今生哀怨。 正秋心寂寞,无言凄抑,苔凉处,泪如线。 不为飘零肠断。 为声声、砌虫频唤。 有谁怜惜,更无红烛,照侬妆倩。 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墙阴低掩。 任阑干、独倚天寒,翠袖被、西风卷
相思妒煞肥环,自怜淡扫无人见。 玉容寂寞,铅华不御,别饶幽艳。 病不成香,三生薄命,一生凄怨。 正露凉如水,亭亭闲立,阑干外,霜欺面。 已是不堪肠断。 况繁华、梦魂初变。 新妆乍卸,盈盈脂泽,为谁消减。 绡素全身,罗衣偏带,一丝红染。 把酸香一缕,泪珠一掬,洒墙阴遍
去寻亲、轻楂载我,可能还载愁绪。 思量总在青天里,莫向天边寻去。 天不语。 天只把、天风吹我轻帆度。 仙山何处。 怎到了仙山,双亲寻见,索性一同住。 寒飙紧,不怕石尤暗阻。 愁波深又何许。 何如化作纤云影,省了水程无数。 瀛海苦。 偏说是、相逢须要慈航渡。 而又怨否。 算只怨工师,图成妙幅,不画一条路
极目南沙地。 怅分携、水流花落,海天无际。 九畹幽姿香国领,况是连枝同气。 早省识、同心臭味。 我处能开花顷刻,问年来、姊妹花开未。 先结个、海鸥契。 梦中几度欣联袂。 乍醒来、牵牢罗被。 错疑把臂。 愧我疏慵抛锦轴,未解回文织字。 恨欲寄、相思无自。 纵使织成千字锦,怕鱼因、海阔终难寄。 寄不尽,书中意
羡君破浪先飞渡。嗟余恋机几度误。 虎口脱危灾。孤舟涉海来。 两季睽两地。鸿雁书频寄。 雁信纵堪传。雁行终未联
良缘千里丝牵定。客中巧把丝萝订。 君子气干云。清操自出群。 绿窗春色丽。眉谱修成未。 道蕴解吟诗。玉郎合唱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