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盂兰盆词十首·其十 解析郑用锡诗词意境与哲思 1. 诗词原文 元都狮吼斗狰狞,?犬重围破铁城。尘世收场皆傀儡,魔宫褫魄到公卿。四山宿草月将曙,满地纸灰铃有声。太息中原兵燹苦,烽烟十里水灯明。 2. 诗词翻译 在这首诗中,郑用锡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战争场景,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战争的反思。"元都狮吼斗狰狞,?犬重围破铁城。"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他通过使用象征手法
诗句解析: 1. 苦海沉沦不记年,沙虫猿鹤化三千。 - “苦海沉沦”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尽的悲伤,暗示主人公在某种困境中无法自拔。 - “沙虫猿鹤化三千”则可能是对佛教中轮回转世的一种象征,暗示着无论生命如何挣扎,终究会归于尘土,化作万物。 2. 英雄末路钓难脱,水火何人发倒悬。 - “英雄末路”指的是英雄到了生命的尽头,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曾经英勇的人物或历史人物。 -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郢。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五雅吟吏 旅食莲花借一枝,寄人篱下总堪悲。 半生知己牛僧孺,绝代怜才严挺之。 元夕张灯邀上客,权门弹铗笑群儿。 平原去后扁舟渺,谁上当年乞米诗。 译文: 五雅吟吏 在异乡寄身于莲花借来的一枝,寄人篱下总是让人感到悲伤。 半生知己牛僧孺,绝代怜才严挺之。 元夕张灯邀上客,权门弹铗笑群儿。 平原去后扁舟渺,谁上当年乞米诗。 注释: 五雅吟吏
盂兰盆词十首 元都狮吼斗狰狞,𧉮犬重围破铁城。 尘世收场皆傀儡,魔宫褫魄到公卿。 四山宿草月将曙,满地纸灰铃有声。 太息中原兵燹苦,烽烟十里水灯明。 注释:在元宵节(即盂兰盆节)的夜晚,人们会焚烧纸钱,祭祀亡灵。这里的“狮子吼”形容声音如同狮子咆哮一般,非常震撼。而“𧉮犬重围破铁城”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声势浩大的场景。 “尘世收场皆傀儡”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命运如同傀儡一样,被操控和操纵
第一首: 叠叠重重叠叠的万里大沙漠,高音四起乱筝琶。 注释:叠叠重重叠叠,形容沙漠广阔无边。高音四起,形容风声如筝琶般高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沙漠的辽阔无垠和风声的呼啸,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首: 空山落月惊寒蟀,孤驿斜阳数暮鸦。 自古落花不返树,几时飞絮得成家? 遥怜湖海飘摇子,离合关心天一涯。 注释:空山,指荒凉、寂静的山;落月,指月亮落下;寒蟀,指蟋蟀因寒冷而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金山寺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游金山寺 - 释义:游览金山寺,即参观金山寺。 2. 挂帆飞渡大江流 - 释义:在船上悬挂帆席,顺风飘过长江大江。 3. 重踏金山最上头 - 释义:再次踏上金山寺的最高处,即登上金山寺的塔顶或者观景台。 4. 缥缈云烟笼石塔 - 释义:形容石塔被缭绕的云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5. 苍茫树木隐沙洲 - 释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盂兰盆词十首》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馁魂(něi wáng)窣窣(sū)逐良辰(zhuó chén),犹是(yóu shì)烟蓑雨笠(yān suō yǔ lǐ)身。 “馁魂”是指饿鬼,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饥寒交迫的人。“窣窣”是形容尘土飞扬的声音。“良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这里指丰收的季节。“烟蓑雨笠”是指戴着斗笠,披着蓑衣
盂兰盆词十首 一坏何处哭文星,误坠秦坑梦不醒。 三尺红罗留字去,十年磷火逼灯青。 酸儒枵腹哀呼癸,饱鬼顽皮岂识丁。 笑煞宫花成底事,是非忏尽法华经。 注释:第一句“坏”指的是文星坠落的地方,第二句“秦坑”指古代秦国的墓地,第三句“三尺红罗留字去”是指文星留下的文字被带走了,第四句“十年磷火逼灯青”是指磷火燃烧了十年。第五句“酸儒”指那些读书人,他们因为饥饿而哀号,第六句“饱鬼”指那些吃饱了的人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十万青蚨撒手哀,曾无富贵到泉台。 - "十万青蚨":指的是十万文钱(古时货币单位,文中“青蚨”为古代一种昆虫,以其幼虫能吸血而得名)。 - "撒手哀":表示放手离去、悲痛。 - "曾无富贵到泉台":意为曾经没有财富到达天国或天堂。 2. 舍身瓦器终求蜜,敌国铜山总化灰。 - "舍身瓦器":指放弃自己的生命如同舍弃一个瓦罐。 - "终求蜜":最终寻求甘甜之物
寸魂尺魄亦登场,玉碎兰摧事可伤。 五载孱躯非寿者,一家泥首礼空王。 今宵佩䚢应来受,再世衔环总渺茫。 愿祝莲花生净土,莫教容易化衣裳。 注释:我的灵魂和肉体都出现在了舞台上(指死后),如同玉石被打碎,兰花被摧毁一样让人痛心(意即人死如花)。已经度过了五年的艰难岁月(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身体虚弱得像没有生命的物体,对于空王(即阎罗王)来说也没有任何用处(意即人已死去,无法为家人带来什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