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飞渡大江流,重踏金山最上头。
缥缈云烟笼石塔,苍茫树木隐沙洲。
银涛涌出三千界,玉宇回看十二楼。
身在东坡图画里,当年留带是奇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金山寺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游金山寺
  • 释义:游览金山寺,即参观金山寺。
  1. 挂帆飞渡大江流
  • 释义:在船上悬挂帆席,顺风飘过长江大江。
  1. 重踏金山最上头
  • 释义:再次踏上金山寺的最高处,即登上金山寺的塔顶或者观景台。
  1. 缥缈云烟笼石塔
  • 释义:形容石塔被缭绕的云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1. 苍茫树木隐沙洲
  • 释义:远处树木茂密,与沙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苍茫的景色。
  1. 银涛涌出三千界
  • 释义: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如同三千界的水浪汇聚。
  1. 玉宇回看十二楼
  • 释义:从高处俯瞰整个寺庙,就像在观看玉宇中排列有序的楼阁。
  1. 身在东坡图画里
  • 释义:感觉自己置身于画中的意境之中,形容景色之美如同绘画一般。
  1. 当年留带是奇游
  • 释义:当年在这里留下的足迹,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以“挂帆飞渡大江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壮观景象,为下文的游览活动奠定了基调。接着,“重踏金山最上头”和“缥缈云烟笼石塔”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金山寺的高度赞誉和对美景的陶醉。最后,“银涛涌出三千界”和“玉宇回看十二楼”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水的浩渺与寺庙的宏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