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祖帐正归期,父老殷勤颂口碑。
奈此多情争卧辙,那堪相送怅临歧!
来曾何暮歌襦裤,去有馀思托赋诗。
可是阳春留不得,万家壶酒拜旌旗。
诗句释义
1 长亭:古代送别时设在路旁的长亭,用来饯别。
- 祖帐:指设于长亭的饯别宴会,为即将远行的亲人准备。
- 归期:回家的时间。
- 父老:地方上的老人。
- 颂口碑:赞扬并祝福的话语。
- 奈此多情争卧辙:意思是说,由于我多情,不愿离去,以至于在车轨上与车轮争夺而不肯前行。
- 相送:互相送别。
- 怅临歧:惆怅地站在道路分岔处告别。
- 来曾何暮:以前何时有过这种情景?
- 襦裤:指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
- 去有馀思:离开时心中充满思念。
- 托赋诗:通过诗歌表达离别的心情。
- 阳春:美好的春天。
- 留不得:春天是留不住的,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 万家壶酒拜旌旗:每户人家都准备了美酒,向凯旋归来的队伍敬酒。
译文
在长亭设下的饯别宴席正好是我回家的时候,乡亲们热情地赞扬并祝愿我安全归来。
我因为多情而不愿离开,以至于在车轨上和车轮争抢着不肯前行,真是让人心碎又无奈。
以前何时有过这样的情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穿着粗布衣服,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
离开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就像春天的美好时光一样无法留住。
每户人家都准备了美酒,向凯旋的队伍敬酒表示敬意。
可是春天的美丽时刻是无法保留的,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敬意。
赏析: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首句“长亭祖帐正归期”描绘了饯别宴的场景,为下文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接着诗人感叹“父老殷勤颂口碑”,表达了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然而,由于自己多情不愿分离,导致“奈此多情争卧辙”,展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最后两句“来曾何暮歌襦裤,去有馀思托赋诗”,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