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卧钟 霜打土花断纽红,楼头僧去万缘空。 啼乌废寺愁眠夜,白鹤归舟幻梦中。 不寐况当三月暮,大声曾答万山风。 景阳坠后天明失,梳洗何人管六宫。 赏析: 《卧钟》是清代诗人黄子云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这首诗通过描绘卧钟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通过对卧钟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
破砚 呵水何曾弗值钱,磨人磨墨总堪怜。 一场瓦砾封侯地,半截江山草檄天。 但得良田休问税,难防众口莫求全。 无端又抱弹丸恨,掷得枯鱼各惘然。 注释: 1. 呵水何曾弗值钱:意思是说,砚台被磨破了,但是价值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2. 磨人磨墨总堪怜:意思是说,砚台被使用得很频繁,所以磨损很严重,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3. 一场瓦砾封侯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砚台被磨成了碎片,就像被封为侯一样。 4
诗句解释: 1. 樵柯(樵夫)斫后谢高冈(山):樵夫砍柴后对高高的山冈告别。 2. 爨下(炊烟)馀生事可伤:炊烟袅袅升起的余晖中,一切生命都显得那么脆弱而易伤。 3. 烂额不妨邀上客:即使头部受伤也无妨,可以请上宾来欣赏。 4. 燃脐至竟祻中郎(燃烧到最终):燃烧直至完全燃尽,形容极端的热情或执着。中郎,指汉代名将李广,字仲直。 5. 河山厝火千秋错:把山河放在火堆上,千年之后才发现错误。 6.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结合题目要求分析。“独坐无聊,为景孙评文”意思是:闲坐无聊,为景孙品评文章。这两句是说,作者独自坐在书斋里,无聊得要命,只好为景孙来评点文章。景孙是作者的好友,也是一位文学家。“故交零落已无多,风雨漫天自啸歌”意思是:老朋友一个接一个地离我而去,只剩下我和作者相依为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只有以歌声来排遣心中的愁苦
【诗句解释】 1. 古陇斜阳老犊耕,墨花落尽石花生。——在荒凉的古道上斜阳下,老牛正在耕耘;而石头上的墨花已经凋零,新的花朵又生长起来。 2. 闺房有恨淮西泄,雷火何辜荐福轰。——女主人公在闺房里充满了怨恨;而闪电击中雷火却无辜地被轰击。 3. 世代销亡原浩劫,墓门谀媚总浮名。——世代相传的是毁灭和灭亡,而不是真正的繁荣和幸福;只有那些谄媚者才会得到虚荣和虚名。 4. 却愁八字分明在
败絮蒙茸不厌贫,多年颜色黯生尘。 河山破碎缝纫日,虮虱爬搔痛痒身。 未必上书终说客,可能贳酒对佳人。 寒更莫话牛衣侣,席地衾天别有春。 注释: 1. 破布裹身:比喻生活穷困潦倒,形容贫困、贫穷。 2. 河山破碎:指国家动荡不安。 3. 绣线缝纫:缝补衣物。 4. 虮虱爬搔:形容生活的艰辛,连虱子都爬来爬去。 5. 书说客:指读书人,以学问和口才为职业的人,也用来比喻游历四方的士人。 6. 贳酒
风雨荒鸡破屋天,曾同不寐对青毡。 照人欢乐原关福,阅尽光阴亦可怜。 墙角何心甘弃置,儿时有味最缠绵。 如何饥鼠残膏恋,懒上华堂玳瑁筵。 【注释】 1.废檠:指废掉的灯。 2.青毡:即青毡帐,古代用青布制成的一种帐子。 3.墙角:此处指被废弃不用的东西。 4.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筵席,指豪华的宴会。 5.怜:可惜。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东阳十咏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废檠、青毡、墙角等意象
望雨 播种清明候已迟,今将谷雨未翻𬭼。 方虞先蛰雷频发,何意愆阳泽靳施。 泣到鲋鱼仍涸辙,唤来鸠鸟更晴曦。 在山自笑闲云閟,未作甘霖慰怨咨。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播种清明候已迟,今将谷雨未翻𬭼。 - “播种”:指春种或春播。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4月4日前后。 - “候已迟”:意味着播种的时间已经晚了。 - “今将谷雨”:即将来临的是谷雨节气,此时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秋屐:这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晚年的行脚诗鞋。 - 楚岸行吟杜老身:在楚国的岸边行走,吟咏着杜甫的诗歌。这里指作者通过吟咏杜甫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 劳劳足茧叹风尘:行走在风尘仆仆的路途上,感到疲倦和劳累。这里的“足茧”指的是因为长时间走路而形成的厚茧。 - 空山落叶霜天滑:在空旷的山间,落叶覆盖,天气寒冷,地面上的落叶被霜打湿,变得滑腻。 - 过雨苍苔石晕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惆怅何人更倚楼,楼空人去两悠悠。” - 注释:诗人独自登上高楼,感到深深的惆怅。因为没有人陪伴,他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 赏析:首句点明了诗人登楼的原因是因为无人相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2. 第二句:“此间可许胡床据,有曲曾从大内偷。” - 注释: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坐下的地方,曾经有人在这里偷偷地演奏过曲子。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