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打土花断纽红,楼头僧去万缘空。
啼乌废寺愁眠夜,白鹤归舟幻梦中。
不寐况当三月暮,大声曾答万山风。
景阳坠后天明失,梳洗何人管六宫。

卧钟

霜打土花断纽红,楼头僧去万缘空。

啼乌废寺愁眠夜,白鹤归舟幻梦中。

不寐况当三月暮,大声曾答万山风。

景阳坠后天明失,梳洗何人管六宫。

赏析:

《卧钟》是清代诗人黄子云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这首诗通过描绘卧钟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通过对卧钟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引人深思。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霜打土花断纽红:“霜打了土面花,连带土花上的纽扣也因霜冻而裂开成红色。”
  • 霜的作用使得原本颜色较淡的土花更加鲜艳,甚至有些部分因为霜的作用而出现了红色,这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微妙的颜色变化。这里的“断纽红”不仅仅是颜色的改变,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即便在严寒的冬季也能保持生机,暗示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生存。
  1. 楼头僧去万缘空:“僧人离去,留下的只有无边的寂寞和空虚。”
  • 这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寂寥感,僧人的离开象征着某种精神寄托或责任的消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间和时间,让人感到孤独而空虚。
  1. 啼乌废寺愁眠夜:“夜晚,寺院里传来乌鸦的叫声,显得异常哀愁。”
  • 乌鸦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悲伤和死亡的象征,在此语境下,它不仅代表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也暗示了某种无法言说的忧愁。这种声音让整个环境都笼罩在一种忧郁的氛围之中。
  1. 白鹤归舟幻梦中:“白鹤归来,宛如一场梦幻。”
  • 白鹤的归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幻想,但同时也透露出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并不清晰,这种模糊性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也让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1. 不寐况当三月暮:“连三月的夜晚也无法入眠。”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即在春末夏初的季节里,即便是最平静的夜晚也难以入睡。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有着深深的忧虑。
  1. 大声曾答万山风:“大风吹过山谷,回应着万般声响。”
  • 这里描述了大自然的声音被风吹动并传播到山谷中的景象,虽然只是简单的描写,但却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美。同时,这种声音的回响也象征着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的和谐。
  1. 景阳坠后天明失:“日落西山后,天空失去了光亮。”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傍晚景象,太阳即将落下,天边渐渐暗淡,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这种景象常常引发人的沉思和感慨。
  1. 梳洗何人管六宫:“宫中的宫女们又在哪里梳洗呢?”
  • 此句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寂寞的情感,暗示了皇宫中的宫女们无人知晓或关心,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似乎被忽视了。这不仅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单调和枯燥,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冷漠的感慨。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还可以从中得到对生命哲理的深刻反思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