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堪
【注释】 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举行。春墅:春天的草屋,借指春天。霏霏:细雨纷飞的样子。分香:即分香饼,一种用芝麻、蜜糖制成的点心,是清明祭拜时供品之一。胶齿:粘住牙齿的麦芽糖。燕子:一去一来,比喻人来往匆忙;愁相并:忧愁地一起飞落。江店:江河边的小店。茜溪:即茜溪河。东下:顺流而下。鳜鱼:一种鱼。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明前一日,也就是寒食节前的一个春日里。全诗以“春”字为线索
题霜菊卷 江南藕塘涸,黑泥埋刺菱。 芙蓉褪残靥,蒲萄缚乱藤。 亭亭古松盖,岁暮堪作朋。 晚花晚唐诗,许浑与薛能。 译文及注释 翻译: 江南的藕塘干涸了,黑色的淤泥掩埋了刺莲; 荷花褪去剩余的花苞,葡萄捆绑在杂乱的藤蔓上。 古老的松树如同伞状,年老时它依旧可以作伙伴。 晚花晚唐诗人许浑和薛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江南藕塘中的景象进行生动描绘
注释: 垂珠幕,罗裙怕引狂风恶。 狂风恶。画楼深处,是谁轻薄。 帐儿偎倚星儿落。 莫惊犬吠金铃索。 金铃索。饶他夜静,有人知觉。 赏析: 这是一首以女性为主角的戏作诗。诗人以戏谑的笔调,描写了一个被风声惊醒的女子,她的心在颤抖,仿佛有千万个“恶”字在心头翻滚,而她所担忧的,却是那“谁人轻薄”的丈夫! 首句“垂珠幕”,是说女子的帷帐下垂着珠帘,这珠帘象征着女子的娇艳与柔美;第二句“罗裙怕引狂风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最后综合判定正误。此题中,“丝管竞调玉树,氍毹暗坠金钿”的意思是:丝竹声调相互竞赛,如同玉树在风前飘舞;红绒毯上,佳人绣鞋的金饰坠落。这两句是写景阳楼上宴饮的情景。“锦衣公子”指那些穿着锦衣、戴着高冠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在宴乐时奏乐赋诗,互相酬答。“丝管竞调”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涧流传响聚沙红,海云城角浓。” - 关键词: "涧流"、"传响"、"沙红"、"海云" - 注释: 描述了涧流潺潺的声音和红色的沙粒。海雾笼罩的远处城市显得更加浓厚。 - 赏析: 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清晨海边村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二句:“征途肃肃绕寒风。” - 关键词: "征途"、"肃肃"、"寒风" - 注释: 描述了在寒冷的旅途中
谷雨后二日过镜槛小憩春深乔木绿阴齐,北舍南村祇隔溪。 注释:春天到来,树木茂盛,树荫浓密。北面的房屋和南面的村庄只隔着一条溪水。 孤艇随风独来往,杨花扑过小桥西。 注释:我在小船上独自来来往往地游玩。杨花飘落到小桥那边去了
诗句:眉痕频皱。 译文: 她经常皱眉,似乎有些不快乐。 注释: - 这首词描述了一位女子在深夜的孤寂和愁思中的形象。 - 眉痕频皱:形容女子频繁皱眉,可能暗示了她的心事重重或忧郁的情绪。 - 生得腰肢元瘦:指女子身材瘦弱。 - 梨花静掩长门:描绘女子静静地坐在长门之下,周围是盛开的梨花,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寻常过几黄昏:意味着女子每天都在黄昏时分度过。 - 魂向当初销尽
诗句释义: 1. 东君恶:这里指春天的使者——东风。 2. 好花未足风先落:美好的花朵还未完全绽放,就被无情的风吹落了。 3. 风先落:形容春风吹过,花朵纷纷凋落的景象。 4. 啼猿两岸:两岸的猿猴在不停地啼叫,声音回荡在峡谷中。 5. 峡云飘泊:峡谷中的云雾缭绕、飘荡不定。 6. 问天搔首天疑错:抬头仰望天空,疑惑自己是否看错了什么。 7. 无端玉树尘埋却:无缘无故地被尘土所埋
注释: 残霞没:指夕阳西下,晚霞已经消失。 隃糜:冰封的土地。 冻黑:被冰雪覆盖。 西风突:猛烈的西风吹过。 鸱(chī奇):古代传说中的恶鸟。 衔杯慷慨:指豪饮壮志。 冠冲发:形容豪情勃发。 古今人物:泛指历代英雄豪杰。 消歇:消散、消逝。 阴房:古时供奉神灵的地方,此处代指墓地。 鬼火:古人认为死后鬼魂有火,这里指墓地中鬼火闪烁。 战场枯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的尸体。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诗句释义:黄蝶寻找花朵,脱下薄衣,在槐树阴凉中吹着时间老去,斜晖落下。 - 关键词:黄蝶、寻花、褪薄衣、槐阴、吹老、漏斜晖 - 注释:这里用黄蝶作为秋天的象征,它在空中飞舞,似乎正在寻找什么。它褪下身上的薄衣,说明天气变冷了。槐树的阴凉和时间的流逝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稍带凄凉的画面。 2. 译文:红枣挂在枝头,秋天已经成熟,却稀疏地挂满了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