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注释: 1. 江南好,城上正啼乌。江南风景很好,城墙上乌鸦的歌声此起彼伏。 2. 少妇每题罗唝曲,游人偏爱莫愁湖。年轻的妇女经常在绣楼上吟唱着美丽的歌曲,而游客们却都特别喜欢游历在莫愁湖畔。 3. 襞锦寄书无。用彩帛折叠书信寄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但却没有收到回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和人文风情的诗歌。首句“江南好,城上正啼乌”直接点明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和城市中的哀愁氛围
【赏析】 此词以月为主题。首句“何限意,梦短夜偏长。”起调突兀,似有怨愤之语。但细读之,则知这是写自己因思念而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作者将“何限意”三字拆开,“何”即什么,“限”即限制,“意”是意思。这样,“何限意”就是“什么意思”。这在口语里是一种修辞手法,相当于现代话中的“什么意思”。“梦短夜偏长”,与“何限意”相对应。“梦短”与“夜长”是矛盾的,然而作者偏偏用“梦短”来对应“何限意”
注释: 无限事,指无尽的烦恼和忧愁。欢少恨偏多,欢乐的时间很少,而怨恨却很多。都说销愁唯有酒,都认为只有喝酒才能消解忧愁。却看酒尽奈愁何,看着酒杯已经空了,但是忧愁却没有被消除。莫若且高歌,与其悲伤,不如暂且高歌一曲,抒发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词作,通过对饮酒、歌唱等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词人开篇即用“无限事,欢少恨偏多”来表达人生的无奈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梦江南”等。此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两仄韵转一孤韵,押平声韵。其代表作品有五代欧阳炯《望江南·花见舞》、宋代柳永《望江南·呈乐天》、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天上月:指月亮。 何事照人间:为什么照到人间来? 才共蛾眉舒窈窕:只有天上的月亮才和美女的眉毛那样纤细而美丽。 却随鸾镜斗婵娟:却与美人的镜子争奇斗艳。 圆缺总无端
译文: 在云外,月亮总是那么圆润明亮。碧海青天,情深意长,嫦娥不睡觉,只是把月儿抛在脑后。不要让它失去光泽。 注释: 望江南 其四:这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云外月:指月亮出现在天空之外的地方,即天上的月亮。 夜夜总清腴: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月亮都显得那么圆润明亮。 碧海青天情不竭:形容月亮高挂在碧蓝的天空中,仿佛永不改变。 嫦娥抛却睡工夫
望江南 溪堂对月 溪上月,如鉴复如弦。 几处画楼人怅望,一年能得几回圆。 流影淡秋烟。 注释: - 溪上月:指溪边明月。 - 如鉴复如弦:比喻月亮像镜子或琴弦一样美丽。 - 画楼:古代建筑中的楼房,通常装饰精美。 - 怅望:失望地眺望。 - 一年能得几回圆:一年中月亮能完整地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很少。 - 流影: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 淡秋烟:形容月光如秋日的烟雾般朦胧。 赏析:
【译文】 菱花镜中,无意照梳头。 惆怅红颜容易改变,厌恶青鬓欲成秋。 脉脉含愁。 【注释】 对镜:面对镜子。 朱颜:指红润的容颜。 怊怅:忧伤。 意:无意,指无意去打扮自己。 生憎:很厌恶。 青鬓:指头发由黑转白的过程。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愁:忧愁。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的《对雪》一诗中的前半部分,全诗共三段。上片写女子对镜梳妆的情景。“菱花”是古代妇女用以照面的小圆镜
望江南 其二 对镜 菱花镜,冷伴绿窗前。照处分明知我瘦,情痴转欲倩卿怜。梦影几时圆。 注释:菱花镜,一种圆形的铜镜,常在室内使用,用于照面。“冷伴”表示这面菱花镜总是陪伴在冷色调的窗户旁,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照处分明知我瘦”说明这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脸型,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消瘦。“情痴转欲倩卿怜”表达了因为自己消瘦而感到悲伤,想要得到别人的怜悯
【解析】 本词上片首句“同四姑过先舅绿雪山房”交代了题意,是与四姑到先父旧居绿雪山房的途中。第二句写山房环境之幽美。第三句以景衬情,借纸窗风破,诗痕模糊表达了怀念先父的深情。第四句点明主旨,回忆往昔与先父一起读书的情景,抒发思念之情。 下片首句写循廊而行,坐于碧山荒草。第二句写夜半寒月,梅影清瘦,雁声凄切,渲染凄凉气氛。末两句写自己独处一室,泪沾襟袖。全篇抒情真挚,意境凄清,语言含蓄委婉
诗句原文: 筵上烛,心篆未成灰。红泪有时流醉靥,清光彻夜照银台。更漏漫相催。 译文: 在宴会的烛光下,我心中的篆文尚未燃尽,但泪水已开始流淌,映照出醉人的笑容。清光照亮了整个夜晚,仿佛能照进人们的心底。而更漏(古代计时工具)的声音不断催促,让人无法入睡。 赏析: 这首《望江南·咏烛》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和人物情感的诗歌。范贞仪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宴会中的烛光、泪光、光影等元素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