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献甫
南康 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 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 斜阳方背郭,掩映片帆过。 译文: 栗里山峦苍茫难以望见,庐山之高峻令人赞叹。 孤舟在星光闪烁的湖面疾行,二月间便已是风起浪涌。 乡愁随着诗歌而淡去,春日的忧愁与美酒相伴更浓。 夕阳西下时背倚着城郭,掩映在一片帆影中远逝。 注释: 南康: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栗里:指地名,可能是江西境内的一个地名。 杳难见
注释: 1.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在秋夜里住宿在慈度寺,聆听佛教音乐。 2. 禅堂秘秋光:禅堂里隐藏着秋天的光芒。 3. 佛火炯深雾:佛像的灯火照亮了深雾中的佛塔。 4. 幽梵出山来:远处传来幽深的梵音,如同从山上传来一般。 5. 叶落不知数:树叶飘落,仿佛是数不清的数量。 6. 鱼声亦自间:鱼在水中游动的声音,似乎在耳边轻轻响起。 7. 惊鹊穿林去:一只惊鹊飞过树林,消失在视线中。 8.
【注释】1.过阳朔:经过广西桂林市的阳朔县。2.曹邺,字邺之,唐末著名诗人,有诗集《 曹唐诗》行于世。3.绿树村边路曲盘:绿树环绕的小村庄,弯弯曲曲的小路。4.碧莲峰里鸟绵蛮:碧绿色的莲花峰中,鸟儿在山间回荡着鸣叫。5.细雨啼猿过画山:细雨绵绵中,啼叫的猿猴从画一般的山峰上飞驰而过。 【赏析】诗是写景的,但诗中没有用“风景”二字,而是以“绿树”、“碧莲峰”等自然景物为主来写景的
【注释】 初地:指佛门。 诸天:指佛教中的天界众神。 松风洒花露:松风吹来,花瓣飘落,如雨露洒落。 烟筱:烟竹,即烟竹,一种植物。 幽梦破元关:幽冥中梦境被打破,指梦中的烦恼、困扰等都已消除。 妙音鸟:指佛经中的鸟鸣声,象征佛法的美妙与和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佛寺夜晚宁静景象的诗。首联写佛寺无人,只有诸天的神灵显现;颔联写松风拂过,花瓣落下,声音消散;颈联写自己寂寞难耐
丙申年八月出京寄给曾芷潭编修 夕阳映照,点染素衣尘;入店后依然落第身。 做吏可以呼命士,回家未必一定人。 莺花繁华如旧梦,鸡黍美味在高堂。 雨送风迎慰我心,出门一笑新希望。 注释: - 丙申年:指乾隆三十六年(1771),诗人此时出京赴任。 - 夕阳间点素衣尘:夕阳照射下,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 入店依然落第身:进入旅店后,依然没有考中的意思。 - 作吏不妨呼命士:作为官员,你有权命令士人。
丙申年八月,诗人从京城出发前往外省。一日归程千日筹,今朝真个渡芦沟。 国门乍出犹疑梦,乡思重生不带愁。 马足正骄黄叶路,诗名权让白云楼。 临流自笑私窥镜,帽影鞭丝别是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踏上长途跋涉的旅途,心情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首句“一日归程千日筹”,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筹划、准备,终于要开始旅程的心情。诗人对这次旅行充满期待和憧憬。 颔联“国门乍出犹疑梦,乡思重生不带愁”
【注释】羊城:今广州市。越王台:在今广州南越王宫内。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乘海南舟经过羊城时追念前游之作。 首联“江南客买海南舟,仿佛从军恣远游。”意思是说,我是一位江南的游子,现在却买了一只海南船,就好像从军远游一样,任意畅游。这里用了一个“买”字,既点出了自己的身份,又写出了这次出行的匆忙和仓促。 颔联“杨叶晚风惊冷节,梨花细雨到炎州。”意思是说,杨树叶子在傍晚的时候被凉风吹动
【解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亭下看到一叶小舟从远方的村庄飘向湖面,又看到落日、流云、山间行客和秋色。 【答案】 译文 ①亭下小舟轻轻荡漾;②黄昏时分,寒气袭人,村落里一片凄清(“亭”“皋”“村”“暮”“寒”等词)③落日斜照乌鸦背,流云带雁声。④偶尔招呼荷笠客人,偶然作一次傍山而行。⑤秋天的景色散开到平楚之上,萧森悲凉,使人惊骇不已。 注释 ①亭:亭台。皋:水边高地。②落日
北宋记残碑,人去未忘罗汉果; 东官标古刹,我来曾吃赵州茶。
卿亦善持家,数十年独断独行,此去好将双目瞑; 我虽云丧偶,七八口相亲相爱,迩来差觉一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