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
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
斜阳方背郭,掩映片帆过。

南康

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

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

斜阳方背郭,掩映片帆过。

译文:
栗里山峦苍茫难以望见,庐山之高峻令人赞叹。
孤舟在星光闪烁的湖面疾行,二月间便已是风起浪涌。
乡愁随着诗歌而淡去,春日的忧愁与美酒相伴更浓。
夕阳西下时背倚着城郭,掩映在一片帆影中远逝。

注释:
南康: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栗里:指地名,可能是江西境内的一个地名。
杳难见:意思是难以看见。
庐山:指江西九江市南郊的庐山。
高若何:形容其高耸入云的样子。
星渚:星形的水波。
风波:比喻风浪。
乡梦因诗少:指乡愁因作诗而消散。
春愁对酒多:春天里的忧愁因为饮酒而增加。
斜阳:指落日。
方背郭:正对着城的东面。
掩映:遮掩、映照。
片帆:一叶小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写了作者游历庐山时的所见所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炼,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描述家乡时,用“杳难见”来形容其遥远和难以触及,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高若何”则表达了对庐山的赞美之情,将其形容为“高峻”的山峰,让人感受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
接下来“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两句则是对作者游历庐山的具体描绘。作者乘坐小船在星渚上疾行,二月间的风浪已经变得汹涌澎湃。这里的“掠”字形象地描绘了船只行驶的速度,给人一种急不可待的感觉;“风波”则暗示了旅途的艰险,让人感受到作者旅途的艰辛。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两句则是对作者内心感受的抒发。作者通过写自己因乡思而少做诗,因春风而多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愁绪。这两句既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斜阳方背郭,掩映片帆过”两句则以夕阳西下的美景作为结尾。夕阳映照着城市的轮廓,一片帆影从城郭中穿行而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色的收束,也是对整个游历经历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对游历经历的回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