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
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
天地木浩浩,动植常扰扰。
形声落闻儿,心目各自了。
赞皇老而痴,平泉悔不早。
一草及一木,子孙欲相保。
杂述
种植树木厌盆花,驯养飞禽厌笼鸟。
观赏游玩必咫尺,所见景物何其小。
天地林木浩茫茫,动植常扰扰不停。
声音形象落在耳朵里,心灵目力各自了然。
赞皇老人却痴顽,平泉后悔不早做。
一草一木皆子孙,希望子孙能相保。
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
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
天地木浩浩,动植常扰扰。
形声落闻儿,心目各自了。
赞皇老而痴,平泉悔不早。
一草及一木,子孙欲相保。
杂述
种植树木厌盆花,驯养飞禽厌笼鸟。
观赏游玩必咫尺,所见景物何其小。
天地林木浩茫茫,动植常扰扰不停。
声音形象落在耳朵里,心灵目力各自了然。
赞皇老人却痴顽,平泉后悔不早做。
一草一木皆子孙,希望子孙能相保。
东莞资福寺 北宋记残碑,人去未忘罗汉果; 东官标古刹,我来曾吃赵州茶。 注释: 东莞:即今天的东莞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 资福寺:位于东莞市的一座佛教寺院。 北宋:指宋朝(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残碑:指寺庙中的一块破损的石碑。 人去未忘罗汉果:意指虽然人们已经离去,但寺庙中供奉的罗汉果仍然被铭记在心。罗汉果是佛教中的圣果,象征着修行的成果和智慧。 东官标古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诗歌的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然后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守斯土”是说莫氏士司治理这个地方;“莅斯民”,即来到百姓中间;“十六堡群黎”,指这十六个部落的百姓。这两句的意思是:守护着这个土地,治理着这里的百姓,那有哪块土地不是百姓们用血汗换来的?“辟其疆,利其赋”,是说开辟了他们的国土
注释: - 卿:你 - 亦:也,表陈述语气 - 善:擅长 - 持家:管理家务 - 此去:此处,表示即将离去 - 好:愿意,表示希望 - 将:助词,表示将来时 - 此去好:表示希望她能安享晚年 - 瞑(míng):闭目养神,这里是去世的意思 - 我虽云丧偶:我虽然失去了配偶 - 丧偶:指丧偶 - 七八口:七个儿女加上妻子 - 相亲相爱: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 迩来:近来,表示时间上近一些的语境中 -
【译文】 陈继昌的名次排在了状元之上,是历代以来的第一名,共有十四位皇帝,你最后一位。 养病七年,归卧在相公旧地,两无一面我真愚。 【注释】 鼎甲: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者。系连元:指陈继昌名次排在首位。历数:列举。前代:历代。君:指帝王。君后:即帝王之后,指皇帝之女或皇帝之妹。 曾:曾经。七载:指七年。归卧:归家休养。相公:宰相。旧地:原籍或家乡。两无一面:指没有见过面(指皇帝)。我真愚:真无知。
伪汉刘氏冢歌 洛州真龙称刺史,海国毒龙作天子。非驴非马欲何为,值兔值牛聊自喜。 译文:刘氏在洛阳称帝,成为真正的皇帝。他统治的地方是海国,被称为“毒龙”。他的地位就像一匹非驴非马的马一样,既不是驴也不是马,但仍然想要做什么。他遇到兔子和牛,就感到很高兴。 注释:洛阳:古都名,即今河南省洛阳市。真龙:指皇帝。刺史:官名,掌管一郡或州的政务。海国:指南海诸岛。毒龙:指刘氏。 非驴非马欲何为
杂述 读书求甚解,用事想当然。渊明及东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张两空拳。问尔欲何为?坐地思谈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格物必博物,惭愧张茂先。 注释: 杂述:随意发表一些议论和看法。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苏轼曾说:“渊明高士,千载一人。”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好友,他与李白同好游历山水,常在诗中提及他们两人,称李白为“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注释】 杂述:杂言,指《庄子》中的《杂篇》。 敝衣自多虱,荒池亦生鱼:比喻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敝衣是破旧的衣服,虱子是寄生在衣服里的小虫,荒池里长了鱼。 一气化万物,可想鸿荒初: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变化而来的,就像远古时期天地未开时的原始状态一样。 开天必盘古,虽见前代书:盘古氏开创了宇宙,虽然他的名字见于历代的文献记载。 抟人必女娲,谁育古皇与:抟人指捏土造人
登黄鹤楼 前年我入诸侯幕,今年才访仙人鹤。 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层阁。 江汉无声古水流,波澜不动春山幽。 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 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 注释: - 前年我入诸侯幕,今年才访仙人鹤。 - 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层阁。 - 江汉无声古水流,波澜不动春山幽。 - 遥岚远翠若争渡,一一卷上朱帘钩。 - 更衣不觉春寒小,凭栏但见春光好。 - 梅花吹罢柳条生
杂述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凿淮既通江,扬州多大贾。 人身益就卑,人心益非古。 儒生谈地气,龂龂亦何苦。 注释: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日的西北地区荒凉,如今的东南地区富饶。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曾经的西北被缩小了,但今天的东南却是富裕的地方,这些土地也不再受我们控制。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大部分地方都是水乡
杂述 种植树木厌盆花,驯养飞禽厌笼鸟。 观赏游玩必咫尺,所见景物何其小。 天地林木浩茫茫,动植常扰扰不停。 声音形象落在耳朵里,心灵目力各自了然。 赞皇老人却痴顽,平泉后悔不早做。 一草一木皆子孙,希望子孙能相保
杂述 读书求甚解,用事想当然。渊明及东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张两空拳。问尔欲何为?坐地思谈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格物必博物,惭愧张茂先。 注释: 杂述:随意发表一些议论和看法。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苏轼曾说:“渊明高士,千载一人。”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好友,他与李白同好游历山水,常在诗中提及他们两人,称李白为“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杂述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凿淮既通江,扬州多大贾。 人身益就卑,人心益非古。 儒生谈地气,龂龂亦何苦。 注释: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日的西北地区荒凉,如今的东南地区富饶。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曾经的西北被缩小了,但今天的东南却是富裕的地方,这些土地也不再受我们控制。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大部分地方都是水乡
【注释】 杂述:杂言,指《庄子》中的《杂篇》。 敝衣自多虱,荒池亦生鱼:比喻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敝衣是破旧的衣服,虱子是寄生在衣服里的小虫,荒池里长了鱼。 一气化万物,可想鸿荒初: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变化而来的,就像远古时期天地未开时的原始状态一样。 开天必盘古,虽见前代书:盘古氏开创了宇宙,虽然他的名字见于历代的文献记载。 抟人必女娲,谁育古皇与:抟人指捏土造人
江行 江行镇日作南飞,湖水漫漫望瑞洪。 客况不忘驴背上,诗心多在雁声中。 二千里计乡犹远,三百钱沽酒已空。 一抹残霞闪金碧,渔家晓饭柁楼红。 诗句解析 1. 江行:直接表达了诗题,即诗人正在经历一段江行之旅。 2. 镇日:整天,形容时间跨度长,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江行。 3. 作:此处有“停留”之意,与“镇日”结合表示长时间停留在某地。 4. 南飞:向南飞翔
注释: - 午日:中午的太阳。 - 次径扶韵:指诗歌中的韵脚。 - 拟将击楫渡中流,龙战吞舟不可求:打算用箭射入水中渡过长江。比喻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 续命有丝知未死,卜居无地向谁谋:续命之线有如活着的人,不会断落。但占卜居住的地方却没有人能给我指点。 - 杯浮白水人皆笑,户绝朱符鬼免愁:酒杯漂浮在水面上,人们都会笑着看。 - 且与儿童闲斗草,葵榴先得是头筹:现在和孩子们玩斗草游戏
【译文】 孔子庙的释菜仪式结束之后,我带着客人漫步在石缝中。 祭礼结束后,用牲血沐浴过汤孙和牺象,金丝装饰的鲁殿也重新打开了。 祭祀用的牲碑工人们已经把它拓印完成,蓍草、鞷耳马䭾也都回到原处了。 惭愧没有《春秋》之癖爱好,一讲完就要回去休息了。 【注释】 孔庭:指孔子庙。孔庭释菜:古代在孔庙举行的释菜礼,即以时新蔬菜祭献先圣孔子。后泛指对孔庙进行祭祀。 莓苔: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莓苔,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