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注释】 挽袁洁斋侍郎 三首 其三:此诗为诗人追悼已去世的友人而作。袁洁斋即袁可立,诗人的朋友。 讲学元无倦:袁可立学问渊博,他讲学没有厌倦的时候。 翻书老更勤:他勤奋读书,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停歇。 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他的学问和精神足以使天地鬼神为之震撼,以至于生死界限都分不清了。 玉折经纶具:比喻他的才智如同玉石折断一样,是那么地完美和完整。 星垂翰墨勋:他像星星一样照耀着文采和功绩
注释: 再协三刀梦,终孤五马迎。 行藏一委分,喜愠两忘情。 议幕临边琐,筹帷赖老成。 伤心江汉水,东下送铭旌。 译文: 再与三把刀作伴,终究孤零零的五匹马迎接; 行为和命运由自己决定,喜怒哀乐全都忘记; 军帐里商讨边境琐事,谋略帷幄依靠老成之才; 悲伤地想到长江边的流水,东流而下送别了父亲的灵柩。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父的诗。全诗以“挽”为题,是说挽歌,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吊死
《苦雨遣兴》一诗由南宋诗人刘宰创作,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动荡、时局不稳的时期中,对个人境遇和时代命运的深刻感悟。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老去身何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身体衰老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2. 时危念苦深: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以及个人在这种大环境下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奈。 3. 朝阳方借暖:描绘了朝阳初升,阳光温暖的景象
【注释】 袁洁斋:指袁可立。袁可立,字汝俭,明末清初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恪。 三首:诗共三首,这是第二首。 挽袁洁斋侍郎(袁可立) 三首其一:“成己宁遗物;存心不外天。典刑高一代,源派续诸贤。(《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 译文: 自己修养完善了,又有什么可以留下的东西呢? 心里想着的只有天理和良知,没有私欲和贪念。 作为典刑,他高于一代,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作为源头,他又延续了先贤的传统
【注释】 质粹:质朴纯厚。无玷:没有瑕疵。官清:官职清廉。政有方:政治上有所作为。能令邦国活:能使国家安定。海沂康:大海和大河都安康。别乘:别驾,指地方长官的助手。闲堂:闲暇的庭院。乐未央:快乐无穷无尽。濑阳:水边地名。月澹水茫茫:月光暗淡,水面一片苍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真挚的感情为友人刘由正饯行,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全诗情真意切,语言简炼
注释: 挽袁洁斋侍郎 三首 其一 国脉关吾道,邦基倚荩臣。 忠言炳蓍蔡,劲节挺松筠。 岁晏名逾重,山颓迹遽陈。 光明如皦日,千载自常新。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已故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忠诚、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友人一生光明磊落、永葆青春的祝福。 第一句“国脉关吾道”,意思是说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取决于我的人生道路。这里的“国脉”比喻国家的根基和命运,强调了个人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句:我被乡党推重 第二句:我在乡间的评价被我抛弃了 第三、四句:我们都感叹自己的计划不成功,我们的世缘很疏远 第五、六、七句:我种植竹子沿着修理好的田地,我栽种花卉傍着小渠。南园是我重新回首的处所,茂盛的绿色覆盖着菜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汤参议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离别的情绪,但同时又不失乐观和希望
注释 1. “北学源流远”:指的是北方的学问或传统历史悠久,源头深远。 2. “南来岁月迁”:表示南方(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江南地区)的时间流逝,岁月变迁。 3. “群心知未昧”:指大家的心志仍然清晰、明白,没有被蒙蔽。 4. “诸老屹相连”:形容老一辈的人依旧坚守立场,团结一致。 5. “百岁同归尽”:指人的一生最终都会归入尘土,这里暗示着生命的有限性和终极的归宿。 6. “斯文要有传”
注释: - 嘉会欣千载,偏安隘一方。这句话的意思是,盛大的聚会让人感到欣喜,而偏安一隅的局面却让人感到狭窄。 - 言言本周孔,草草笑隋唐。这句话的意思是,谈论的都是周代周公和孔子的事情,而对待隋炀帝和唐朝的事情却显得轻率。 - 禁路无停辙,江流有巨防。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上没有停留的痕迹,江流上有巨大的堤防。 - 空馀遗稿在,万古日争光。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剩下了遗稿,万古流传,太阳也为之争光。
注释: 湘江的流水不断向东流去,表达出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楚地的客子在创作离骚这样的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世界已经与古代不同了,你为何还要遭受这些不幸的命运呢? 我的心情就像酒圣一样容易借酒消愁,我的兴致就像诗豪一样豪放自如。 在醉梦中抬眼望去,只见山中空无一人,只有那高高的月亮在夜空中照耀着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