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元无倦,翻书老更勤。
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
玉折经纶具,星垂翰墨勋。
凄其知己地,洒泪湿寒云。

【注释】

挽袁洁斋侍郎 三首 其三:此诗为诗人追悼已去世的友人而作。袁洁斋即袁可立,诗人的朋友。

讲学元无倦:袁可立学问渊博,他讲学没有厌倦的时候。

翻书老更勤:他勤奋读书,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停歇。

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他的学问和精神足以使天地鬼神为之震撼,以至于生死界限都分不清了。

玉折经纶具:比喻他的才智如同玉石折断一样,是那么地完美和完整。

星垂翰墨勋:他像星星一样照耀着文采和功绩,功勋卓著。

凄其知己地:这凄凉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的知音之地。

洒泪湿寒云:泪水湿润了寒冷的乌云,表达了他对袁可立的哀悼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了纪念已故的好友袁可立而作的挽辞。袁可立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崇尚学问,勤奋不倦,对国家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他的文章和诗词都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第一句“讲学元无倦,翻书老更勤。”诗人首先描述了袁可立的学问之深,无论多么疲倦,他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情,不断地学习。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感到无比的敬佩。

第二句“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袁可立学问的赞叹。他的学问如此深厚,以至于他的神气都被他的精神所征服,甚至到了生死的边界都无法分辨的程度。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境界啊!

第三句“玉折经纶具,星垂翰墨勋。”这是对袁可立才华的赞美。他用玉来形容他的才华,如同破碎的玉器一般完整无缺;用星来比喻他的功绩,如同星辰一样璀璨辉煌。这些词语都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袁可立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地位。

第四句“凄其知己地,洒泪湿寒云。”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袁可立的深深思念与哀悼。他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袁可立了,那种悲痛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泪水湿润了寒冷的云彩,仿佛要把所有的哀愁都洒在这苍茫的大地上。

整首诗通过对袁可立的赞美和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珍惜友情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