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己宁遗物,存心不外天。
典刑高一代,源派续诸贤。
实理元无妄,斯文更有传。
泽流江汉远,奎壁映魁躔。
【注释】
袁洁斋:指袁可立。袁可立,字汝俭,明末清初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恪。
三首:诗共三首,这是第二首。
挽袁洁斋侍郎(袁可立) 三首其一:“成己宁遗物;存心不外天。典刑高一代,源派续诸贤。(《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
译文:
自己修养完善了,又有什么可以留下的东西呢?
心里想着的只有天理和良知,没有私欲和贪念。
作为典刑,他高于一代,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作为源头,他又延续了先贤的传统,成为后学学习的楷模。
实理元无妄(《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即“实理”是指真实合理的道理,“元无妄”是说它本没有什么虚假。这里说袁可立为人处世,都是出于内心的自然,并无虚伪和欺骗,所以说他“实理元无妄”。斯文更有传(《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指学术道德的传承,也指文化传统的延续。“斯文”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指学术道德,又指文化传统。“更有传”是说袁可立的学问道德和文化传统,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传播。泽流江汉远(《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指袁可立的恩德如江河一样广阔深远。“泽”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用来形容他的恩德像江河一样广袤无边。“江汉”是古代对长江和汉江的总称,这里泛指江河。奎壁映魁躔(《全明诗》卷一百七十五),指袁可立的功德与日月同辉,照耀着北斗七星中的魁星。“奎”是古代神话中主管天文的神兽,“壁”是天上的星座名,“魁”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七颗星,“躔”是二十八宿中的一个星官名,这里专指南斗六星。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袁可立的高风亮节和崇高品格,后四句写他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影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袁可立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