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璇
归田 嵇康懒寄书,澹台不由径。 岂曰夸孤高,迂疏本成性。 得闲且课孙,自觉心神定。 囊橐留一钱,图书余半乘。 依然是故吾,犹有松菊兴。 注释: 1. 嵇康懒寄书:嵇康懒得写信。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以才情出众、不拘礼法而著称。 2. 澹台不由径:澹台,即澹台灭明,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和儒家学者,擅长辩论,性格直率,不喜欢绕弯子。由径,指直接走过去或走捷径的意思。 3. 岂曰夸孤高,迂疏本成性
归田 鱼思故池水,鸟恋旧林枝。 眷怀桑梓地,舍此欲何之。 廿载老寒毡,况味已深知。 风尘日鞅掌,夙愿非所期。 邈矣陶靖节,长吟归来辞。 译文: 鱼儿思念着曾经嬉戏的水池,鸟儿眷恋着曾经栖息的树林。我怀念故乡的土地,离开这里我又将去向何方呢?二十年来我像一只疲惫的老鹰,在冷清的寒毡上度过,如今对这一切都感到熟悉了。风尘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夙愿也不再是当年那样了。遥想遥远的陶渊明
归田 十年不还乡,莓苔封门户。 今我复归来,旧地幸有主。 先人敝庐在,犹可庇风雨。 徙倚步厅前,槐荫满庭宇。 俯仰增感慨,风月无今古。 译文: 十年没有回过家,门前的莓苔已经长满了。 现在回来了,幸好故乡的主人还在。 先人的简陋茅屋还在,可以遮蔽风雨。 徘徊不定地走在厅前,槐树的阴影洒满了庭院。 环顾四周,心中增添了许多感慨, 眼前的风和月,没有古今之分。 赏析:
【注释】 1. 自嘲:自指。 2. 得米如添新宝玉:比喻得到钱财如同得到珍宝一样珍贵。 3. 看书似遇故乡人:比喻读书时感到亲切,像回到了故乡一样。 4. 盘里犹余陈苜蓿:比喻生活清苦,但有书可读,有菜可以吃,生活虽清苦但并不愁吃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却能安心读书,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 第一句“平生文字最相亲”
归田 一从归竹社,外事不相关。 早起觉日长,宽然有余闲。 兀坐南窗下,恍游云水间。 取我旧时业,一字严增删。 聊以遣岁月,敢说藏名山。 注释:自从隐居在竹林中以来,外界的事情就与我无关了。清晨起床后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心情很悠闲,没有什么烦恼。独自坐在南面的窗下,仿佛在云端和山水之间游走。取回我曾经从事的学业,一字一句地认真增删修改。姑且用来打发时光,不敢说自己能像隐居在深山中的高人那样远离尘世
早发过鸡鸣驿是日至宣府鸡鸣传古驿,到此恰鸡鸣。 路狭斜临涧,山高远见城。 土风邻北口,人语杂西声。 回首关南道,寒云一望平。 注释: 1. 早发过鸡鸣驿是日至宣府:早上出发经过鸡鸣驿,到达宣府。 2. 鸡鸣传古驿,到此恰鸡鸣:古驿站通过鸡鸣来传达信息,到了这里正好听到鸡鸣声。 3. 路狭斜临涧,山高远见城:道路狭窄且倾斜,临近山涧;远处的山上有城市轮廓。 4. 土风邻北口,人语杂西声
鸡鸣传古驿,到此恰鸡鸣。 路狭斜临涧,山高远见城。 土风邻北口,人语杂西声。 回首关南道,寒云一望平。
刘曾璇,字荫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他出生于盐山,乾隆壬子举人,由学正历官泰安知县,有《莲窗书室诗钞》留世。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刘曾璇的生平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因科举未中而一度沉沦,后凭借才华得以重用,最终在官场上有所成就
刘曾璇,字荫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他出生于盐山,乾隆壬子举人,由学正历官泰安知县,有《莲窗书室诗钞》留世。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刘曾璇的生平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因科举未中而一度沉沦,后凭借才华得以重用,最终在官场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