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次韵赵德夫龙图送李諌议 尝闻中兴日,补衮用老儒。 乱离岁月驶,如隙过白驹。 慷慨请击贼,艰难论迁都。 百谋未一试,去国秋云初。 归来视青镜,老色上鬓须。 新亭对茂弘,建邺怀伯符。 古来兴废地,俯仰再呜呼。 使君亦伟人,独我惭非夫。 邂逅得参语,僧坊饭伊蒲。 谁云异乡县,契合连簪裾。
【注释】 1. 小姑:指妻子。彭郎:指彭祖,传说中长寿的人。 2. 大姑:指岳丈。长随女儿住:长期陪伴在女儿的身旁。 3. 寂寞荒山春复秋:形容山野荒凉,春去秋来,无人烟。 4. 空蒙:云雾迷蒙。愁雾:忧愁之雾。 5. 行商:行走的商人。祈神休:祈求神灵不要发生不幸之事。 6. 插花:指女子梳妆打扮。买粉:指购买胭脂等化妆品。姑应羞:岳丈应该感到羞愧。 7. 酹(lei):把酒洒在地上祭奠
【注释】 戏作冷语三首:即《杂兴》三十首之一,共三首。 北风:指冬季的北风,也指严寒之天气。 铁马:形容战马披铁甲。 凌兢(jīng):害怕、惊惶的样子。 破庐:指破败的茅屋或草舍。 凌:同“矜”,矜持,傲慢。 炎蒸:炎热,这里指酷热难耐。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严冬中写的一组诗,以冷色为主,表达了他面对严寒的态度:既不怕寒冷,又不畏酷暑。 首句中的"冷语"二字
诗句解析 1 中岁厌凡子,结交惟道人。:中年时厌倦了尘世间的名利,只想与道门中人结交。 2. 况此丧乱中,益信空门真。:更何况在这战乱之中,更觉得道家的教义真实可信。 3. 老深龙岫来,意恐非常鳞。:年事已高,如同一条潜行的巨龙般从深深的山中走来,担心自己不是寻常之物。 4. 与语果英特,掣电翻机轮。:与他们交谈,果然见识非凡,如同闪电般翻转了天地万物。 5. 岩头路久绝,赖尔拈提新。
武宁道中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 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 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武宁道中的所见所感。其中“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描述了山间水道的险峻和曲折;“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无法顺利通过这段路段的无奈。 -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描绘了岩石众多
诗句解释 1 逊子生日:指的是某位逊子的生日,“逊”在这里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 2. 闲居识时令:形容在家中闲暇无事,可以了解时令变化。 3. 爱此重九名:指喜欢并珍视每年的重阳节。重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 4. 况我长头儿:可能指的是家中长子或年长的子弟。 5. 正用兹辰生: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出生或成长。 6. 汝性既已刚:你的性情已经变得刚强。 7. 汝气又已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 首句“我老百念冷”,意为岁月不饶人,诗人感叹自己的年纪已经老了,心中的情感也变得冷淡。这里的“百念”指的是诗人一生的种种经历、感受和想法。而“冷”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经历、感受和想法的淡然态度,即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情洋溢、热血沸腾。 第二句“饥餐困来眠”,描绘了诗人在饥寒交迫时的生活状态。这里既表现了诗人艰苦的生活条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靖康元年自南都移黄州八月十六日华藏民老渡江见访于定山下院一夕别去以诗送之 靖康元年,金人占领开封,诗人被迫离开。从南都(今河南南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的途中,他遇到了华藏寺僧人的拜访。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黄州时,与华藏寺僧人告别时所作。 大师游华藏,法席雄诸方。 大师游历华藏寺,寺庙里的法席非常雄伟。 而我因夙缘,数入忧患场。 因为我有前世的因缘,多次陷入困境。 道眼宜见绝,交情未相忘。
诗句释义 1 古来儒术士 - 指自古以来的儒家学者。 2. 岂为胜籯金 - 难道他们追求的是金钱胜过学问和道德。 3. 更求紫与青 - 这里可能比喻他们过分追求名利,而不是真正的学问或道德。 4. 陋哉徒苦心 - 这是对他们行为的讥讽,认为他们只是徒劳地努力。 5. 有儿如少翁 - “少翁”可能是古代的方士或者炼丹家,此处用其形象比喻某些追求名利的人。 6. 但可污儒林 -
【题解】《九日齐山登高,示众客》:“霜降碧天静,秋深丹桂香。孤游压西岭,群鸟西北翔。遥怜故园菊,怅望寒江浪。好为沧洲生,树兹菊未荒。” “今日菊花始华,丛雁鸣相和。”首句点出时令:九月菊花盛开,大雁南飞过境。次句写景,菊花盛开,雁阵南去,构成一幅清丽的画面。三、四两句说:假如没有一杯酒,这样美好的节日怎能度过呢?诗人想借酒浇愁,却苦于囊中羞涩,只好独自登高赏菊了。此联表达了他孤独无聊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