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 寒梅在空谷,本自凌冰霜。托根傲众木,开花陋群芳。遥风递清气,迥水涵孤光。美实初可口,采掇升岩廊。念尔如傅说,和羹初见尝。不须羡幽兰,深林自吹香。 译文: 寒冷的梅花生长于空旷的山谷之中,本来就能够凌寒斗霜。它把根紧紧扎进土地深处,开出花朵却比周围的花朵要逊色一些。远处的清风送来了清新的气息,山涧中的流水映照出明亮的光辉。果实初熟味道鲜美可口,采摘后就可以登上石阶进入庭院
【注释】 其十一:这是第11首。 风流要是贤公子:贤良的公子,风度翩翩,很有魅力。 白晰仍为美少年:白皙的皮肤还保持了少年的美。 【赏析】 此诗以贤公子的“风流”和美的“白晰”作对比,赞美了贤公子之美,同时暗示贤公子的风采是美少年的标志
诗句赏析: 未雨万木翳,既雨群山开。 山神若眷予,一扫风中埃。 译文赏析: 此诗描绘了黄龙山在雨后的景象。"未雨万木翳",指雨前树木茂密,遮掩阳光。"既雨群山开",则指雨水洗净了山间的尘埃,使得群山重新展现其美丽之态。诗人通过对比雨前的阴暗与雨后的明亮,表达了自然景色随天气变化的美丽。 摩云夹路松,禅伯手自栽。 我来植拄杖,听度松风哀。 译文赏析: "摩云夹路松"
注释:在冥冥的沙水和初降的雁群中,猎猎的芦苇和蒲草秋意渐深。 赏析:诗篇开头两句,描写了一个清冷的秋日夜晚,作者身临其境。第一句写“雁初下”,即大雁刚开始从高空飞过,这是诗人观察的结果;第二句写“秋向深”,即秋天已经到来,这又是诗人的体会。两句都是客观描写,但都蕴含着主观感情,因为这种观察是带着感情进行的。 第三句“猎猎”二字用得极妙。它既形容风声,也形容苇叶。风吹过芦苇时发出的声音
【注释】 晓猿:晨昏时叫的猿猴;啼破:声音凄切,使人闻而生哀。千岩翠:形容山峦连绵,树木葱茏,一片青翠欲滴的景象。幽:寂静、清幽。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幽静深远的山林景象。首句写晨猿在深山里哀啼,其声穿透了层林叠嶂,仿佛能直达人的心脾;第二句写山中的古树,它们的树阴形成了一条幽深的小径,为游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赏角度。整首诗以“晓猿”和“古木”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译文】 饥饿的肚子不能装下酒,冰冻的粟米自然在春天生长。 【注释】 贮:装 粟(sù):谷物,此泛指粮食。 自:自然。 赏析: “饥肠不贮酒”,诗人以饥肠难容之语写自己的穷困潦倒。一个“贮”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窘迫和无奈。 “冻粟自生春”,诗人以“冻粟自生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冻粟”指的是冬天里结出的冰壳,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也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他并不怨天尤人
诗句输出 劝我卷风金叵罗 译文 请让我像卷起狂风一样,将那金叵罗的酒倒入杯中。 注释 叵罗:古代酒器,形状类似于圆盘和碗的结合体,通常用于盛酒。 卷风:形容动作迅速而有力,如卷起狂风般地将金叵罗酒倒入杯中。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想要尽情饮酒的场景,用“卷风”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要将金叵罗酒快速倒入杯中的豪气与决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饮酒时的欢快气氛和诗人内心的激动情绪
注释:县里的古槐树根旁,马骨高耸如山峰。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取大竹为酒樽,制作短歌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均为“回”和“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注释: - 分宁:地名,今江西省修水县。 - 取为:意为“拿来”。 - 短颈宽大腹可容二升而漆其外:形容自己制作的酒尊短小,但容量较大。 - 戏为短歌:即创作了一首简短的诗歌。 - 此君:指自己。 - 青而癯(qu):
【注释】麦田:即麦收。天晨气润:指早晨的微风,使麦叶沾着露水,显得格外滋润。况复:何况。雨:指春雨。频频:形容春雨不断。 【赏析】此诗写早春景象。首句点明时间,“晨”是“日出前”之意,“晓”是“黎明”之意;次句以“况复”二字,将春雨连绵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承上启下,用“麦田”和“雨”来烘托气氛,渲染了早春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