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题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 其一 海上仙山邈云水,神居缥缈凌虚起。 风餐露宿不知年,八极浮游一弹指。 何人纸笔作此图,细看尚恐冰为肤。 便欲凭轩问连叔,却愁挂壁惊肩吾。 注释:海上仙山遥远如同云水相连,神仙居住在高远飘渺的地方。他们日日夜夜都在风餐露宿,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许多年,仿佛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随意漂浮。谁用纸和笔绘制了这幅画作?仔细一看,简直让人害怕画中的神仙竟有冰一样的皮肤
【注释】 《西山梅花》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西山之梅,以“空山”“寒林”“天女”等意象来表现梅花的孤高与清逸。全诗用典贴切,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空山:指幽静无人的山野。 佳人:美人。 寒林:寒冷的树林。 晚分:傍晚时分。 天女:仙女。 嫦娥:月宫中的仙子。 亭亭:形容花枝直立的样子。 横无梁:横架在水上。 微风起复灭:风儿吹过之后,又随风而消失。 传幽香:传递花香。
【注释】 ①汴流:指汴河,即隋唐大运河。六月:夏天。翻黄沙:黄河水浑黄如沙。兀浪:摇荡。乘槎(chá):乘木筏渡河。②赤日:红太阳。烘朝霞:阳光照耀着早晨的云霞。腹鸣:肚子饿得咕噜作响。肩举:举起双肩。气喘呀:呼吸急促的样子。③乱眠:杂乱地睡。仆夫:随从的人。股相加:大腿压大腿,形容困倦之极。柁楼:船上瞭望用的桅杆上挂的旗帜。晨饭羹黄茄:早晨吃的是菜汤里放有黄茄子。④矫首:仰头。殷转:旋转。木末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其二 念我行老矣,才拙世所捐。 青绫未频直,黄紬且安眠。 饱闻县西寺,修椽压山巅。 中谷五百众,上堂鼓阗阗。 王程傥馀暇,玆焉著幽禅。 自撷双井茶,与僧酌云泉。 注释: 1. 念我行老矣:想起我已经年岁已高,身体衰老。 2. 才拙世所捐:我的才能平庸,被世人所抛弃。 3. 青绫未频直:青绫布的官服还没有经常佩戴。 4. 黄紬(chóu)且安眠:黄色的绸子的衣服也暂且用来睡觉。
【注释】芸阁:指翰林院;蒲城(今属陕西省),在长安以东;五占:占卦;天鸡星:指鸡鸣,古代以一更为一夜;长乐钟:汉宫名;挈挈:形容匆匆的样子;升沉:进退;置:安。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00年)出任分宁县令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前途的忧虑。 “昔惭芸阁姿”,首联点出作者曾因有才华而受到皇帝赏识,但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贬官,因此感到惭愧。 “斥守蒲城市”
诗句翻译 李君诵读兵法,分析得就像河流中的悬河。 时值太平被弃用,心中却充满奇异的计谋。 三年莲勺卤(地名),一室藏深幽。 默轩笑自认为,闲暇无事无求。 不说话不是真正的沉默,只是和木头石头为伍。 说默默时说,我是从前辈处听闻。 君看古时候的密宗,精妙的道理难以酬答。 谈到不二门,则收起机锋。 我因能辨而自喜,穷思戒摩兜。 您应该继续努力,负杖跟我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序诗
食煮菜简吕居仁 晓谒吕公子,解带浮屠宫。 留我具朝餐,唤奴求晚菘。 洗箸点盐豉,鸣刀芼姜葱。 俄顷香馥坐,雨声传鼎中。 方观翠浪涌,忽变黄云浓。 争贪歙钵暖,不觉定碗空。 忆登金山顶,僧饭与此同。 还家不能学,永费烹调功。 硬恐动牙颊,冷愁伤肺胸。 君独得其妙,堪持饷衰翁。 异时闻豪气,爱客行庖丰。 殷勤故煮菜,知我林下风。 人生各有道,旨蓄用禦冬。 今我无所营,枵腹何由充。 岂惟台无馈
【题解】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的风貌。《太平御览》引《洞天福地记》:“姑射山在河中府,有仙人居此。”又引《列仙传》:“姑射神人居之。” 姑射是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指图画中的仙境。“太一真人”是道教神话中的仙人名号,此处泛指画家。“莲叶舟”即小船。“脱巾露发寒飕飗”,写船行水上,风冷如刀,使人感觉像脱了巾帽、散了头发一样。“轻风为帆浪为楫”,轻风起,帆鼓浪涌
注释: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 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 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 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 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译文: 野水有善灌溉之能,山上的云雾忽然变成甘霖。 自古以来出家之人,也有着利人之心。 僧人从成都而来,袈裟上已沾满了尘土。 穿着破旧的鞋子踏遍京城,提着行囊进入山林。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不详。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描绘南山的美丽景色和公子的高雅气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向往和赞美。 我们来看第一句“题分秀堂”,意思是说这座山就像一座秀美的楼阁一样,美丽而又独特。第二句“南山有佳色,偃蹇谁能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座山的优美,让人无法分辨其界限和形状。第三句“如何公子堂,卧看南山云”,则将视角转向了公子,他躺在自己的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