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一直从三湘到七闽,没有一个地方不说竹庵的名。 诗如雪窦加奇峭,禅似云居更妙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中,“东林”指江西庐山的东林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七闽”泛指福建一带。后两句中,“雪窦”和“云居”都是佛教禅宗名山。整首诗通过对竹庵和雪窦、云居等名胜古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宗教文化的热爱之情
【注解】 窣堵:即佛塔,这里指寺庙。西头:山的西面。知君卧占一溪云:意思是说,你住的地方正好是一片清幽秀丽的云海之中。应为情亲肯见分:我也有缘云兴,应该和您有情义,能与你相见。 【译文】 在山的西面一座佛塔旁边几座房屋中,知道您居住的地方正好是一片清幽秀丽的云海之中。我也正巧有缘云兴,应该和您有情义,能和你见面。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超然道人所作的一首题画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掌握。此诗为咏物诗,写牛的动态和神态,通过“騃牛蹢躅知何事,定自春山细雨来”两句,描写了騃牛在春山细雨之中的情态;通过“漫漫平沙相逐去,可无人掣鼻头回”两句,描写騃牛随平沙远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 【答案】 诗句释义: 騃小牛蹒跚而行,不知道是干什么,大概是春天的细雨把山都染绿了。 长长的沙滩上它悠闲地走着
【注释】 南库:指皇宫内的酒库。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流落:沦落,漂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之作。作者在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做知州期间,与当地官吏饮酒作诗,以答谢他们的馈赠。诗人用“惠酒”来比喻知州的厚爱,“戏书”则表明这种交往是轻松愉快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官家美酒的喜爱,并回忆起过去同僚一起赏花的情景。后两句写年老多病而漂泊他乡的愁绪。全诗语言平易质朴,却有一股清丽脱俗之致
【注释】岑寂:寂静。想:希望。千岩万壑:指山中众多幽深的岩石和深邃的山谷。梅子:梅树的果实,可食。 【赏析】这是一首赠友诗。首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梅山,第二句写自己与梅山僧交往的愿望,第三句写梅子成熟后,要寄去梅子的一枝,第四句写梅子成熟时,还要先送一枝给梅山僧,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厚爱。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 堕絮飞花又一年,黄梅小雨暗平川。 莫言晚起家何事,日傍南池数绿钱。 注释:年复一年,像柳絮和花瓣一样飘落;黄梅时节,细雨纷纷笼罩着原野。不要以为我因为早起而耽误了什么事,每天傍晚时分,我都会在池塘边看那些新生的荷叶上长出新绿的荷叶。 赏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情
注释: 上饶是籍贯,文章才华出众的太守。紫薇花下曾一起饮酒作诗。 铃阁闲居无事,思念老病之身,于是让从事官送去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上句“上饶是籍甚文章守”,诗人称赞友人文章才华出众。“曾共紫薇花下杯”,回忆起曾经在紫薇花下共饮美酒的情景。下句“铃阁昼闲思老病,故教从事送春来”,诗人因为老病而闲居,所以想到春天的到来,而友人却特意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卧听秦淮呜咽声, 起看江月暮潮平。 旧时忆在延真观, 玉作芙蕖院院明。 注释: 1. 卧听:躺卧着倾听,形容静心聆听。 2. 秦淮:即南京秦淮河,古代著名河流。 3. 呜咽声:形容声音悲伤低沉。 4. 起看:从躺卧中起身观看。 5. 江月:指长江上的月亮,这里特指上元节的明月。 6. 暮潮平:傍晚时分的潮水涨得平稳。 7. 延真观: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南麓,为宋真宗敕建道院。 8.
注释与赏析: 1. 且复江西度岁年,会须投老剑南川。 释义:暂且在江西度过新的一年,终将返回剑南老家。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乡的眷恋和期待。"且复江西度岁年"中的“江西”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而“度岁年”则表示新的一年的到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又展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2. 日长一局枯棋罢,卧看儿童学意钱。 释义:日子过得漫长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 昔年邂逅邗沟地,知君跋马湘川来。 斗酒洗泥显真情,青铜未备情难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钱逊叔与韩驹曾在邗沟地相遇,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岁月荏苒,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寻觅那段旧时光。诗中的“斗酒洗泥滓”和“欲持青铜三百钱”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