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倾南库官供酒,共赏西京敕赐花。
白发逢春醒复醉,岂知流落在天涯。
【注释】
南库:指皇宫内的酒库。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流落:沦落,漂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之作。作者在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做知州期间,与当地官吏饮酒作诗,以答谢他们的馈赠。诗人用“惠酒”来比喻知州的厚爱,“戏书”则表明这种交往是轻松愉快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官家美酒的喜爱,并回忆起过去同僚一起赏花的情景。后两句写年老多病而漂泊他乡的愁绪。全诗语言平易质朴,却有一股清丽脱俗之致。
忆倾南库官供酒,共赏西京敕赐花。
白发逢春醒复醉,岂知流落在天涯。
【注释】
南库:指皇宫内的酒库。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流落:沦落,漂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之作。作者在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做知州期间,与当地官吏饮酒作诗,以答谢他们的馈赠。诗人用“惠酒”来比喻知州的厚爱,“戏书”则表明这种交往是轻松愉快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官家美酒的喜爱,并回忆起过去同僚一起赏花的情景。后两句写年老多病而漂泊他乡的愁绪。全诗语言平易质朴,却有一股清丽脱俗之致。
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注释: - 故人来从天柱峰:故人(老朋友)从天柱山(位于湖南省)走来。 - 手提石廪与祝融:石廪
诗句释义: 樵夫的柴杖在初春时节,并没有主人,鸡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译文: 在早春时节,樵夫的柴杖并没有主人,而是自由自在地行走。而那些鸡和猪也各奔东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南丰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创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山水田园
止应独有江山秀, 合自都无廊庙心。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止应独有江山秀,合自都无廊庙心。 - 注释:独自拥有美丽的江山景色;国家治理(的)中心(或曰官府所在地)没有宏伟壮丽的建筑。 - 译文:只有自己独有的美丽江山;国家治理的中心却没有雄伟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中心缺乏宏伟建筑的遗憾。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国家治理中心的建筑
译文: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注释:孤舟(一说是小舟)、晚飏(飘扬)、湖光(指湖水),都是诗人所见之景;衰草、斜阳,都写出了夕阳下景色的萧条凄凉,也衬托出了游子的孤寂落寞;“无恨意”,是说心中没有怨恨之意。 赏析:此诗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次句则写夕阳西沉,晚风拂过,湖上飘动着孤舟。后三句写湖上景色,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
【注释】 暗:昏暗,不明亮。苔:苔藓。冶:鲜艳。家:指园林中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天到林外散步,看到庭院中苔藓鲜亮而显得格外的幽静,从而产生的一种心境。 “雨暗阶前路”是第一句,写诗人在林外漫步时,天色阴暗,看不清前面的小路,只好摸索着前进。这里,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 “苔冶林外家”是第二句。这里的“家”,不是诗人自己的家
【注释】 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指幽兰花虽香美却隐没在杂草丛中。罗生:草木丛生貌,比喻幽兰生长的环境。 微风一披拂,馀香被空山:微风轻轻地吹过,幽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 凡卉与春竞,念尔意独闲: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争相与春天比美,而你独自保持着自己的清雅。 弱质虽自保,孤芳谅难攀:你的花朵柔弱,虽然能自我保护,但很难再向上生长,成为众花中的佼佼者。 高标如湘累,岁晚投澄湾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问君游梁今几岁: 这句话询问对方在梁地(即现在的四川省部分地区)已经居住了多久。"游梁"可能指的是在四川地区的生活,而"几年"则表达了对时间长短的提问。 - 归去聊为羡于计: 返回后可能会因为某种计划或期待而感到羡慕。这里的"聊为羡"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计"可能是指未来某个具体的计划或者目标。 - 入门四壁妻子空: 进入家门时发现四周都是空荡荡的
注释:八月的人间大地,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在芙蓉溪上沐浴着春光,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赏析:诗中的“人间”、“秋光”、“酣酣”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芙蓉溪上春酣酣”,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洪府: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西山:指南昌城西的西山。最景奇:“最为壮观”的意思。 【译文】 洪州的西山景色最为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洪州西山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其二十”一词,可以推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整首诗通过对洪州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注释翻译为:连绵的山峰横亘在前方,如同伸出的手臂一样,为我挡住了西南方向的蛮族。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现了唐朝的疆域广阔,国力强大
注释: 上饶是籍贯,文章才华出众的太守。紫薇花下曾一起饮酒作诗。 铃阁闲居无事,思念老病之身,于是让从事官送去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上句“上饶是籍甚文章守”,诗人称赞友人文章才华出众。“曾共紫薇花下杯”,回忆起曾经在紫薇花下共饮美酒的情景。下句“铃阁昼闲思老病,故教从事送春来”,诗人因为老病而闲居,所以想到春天的到来,而友人却特意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诗句如下: 好事谁如公子贤,千金买尽亦欣然。 老夫若有沉牛二,春雨归耕负郭田。 接下来进行翻译: 1. 好事谁如公子贤,千金买尽亦欣然。 - "好事"指的是美好的事情或机会;"谁如公子贤"是说在这件事上,没有人能像公子一样贤明和聪明。"千金买尽"意味着用大量的金钱来购买;"亦欣然"表示对此感到高兴或满意。整句诗表达了对公子贤明才智的赞美,以及他能用千金买到这种好事的赞赏。 2.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掌握。此诗为咏物诗,写牛的动态和神态,通过“騃牛蹢躅知何事,定自春山细雨来”两句,描写了騃牛在春山细雨之中的情态;通过“漫漫平沙相逐去,可无人掣鼻头回”两句,描写騃牛随平沙远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 【答案】 诗句释义: 騃小牛蹒跚而行,不知道是干什么,大概是春天的细雨把山都染绿了。 长长的沙滩上它悠闲地走着
韩驹的《次韵钱逊叔谢曾使君送酒》是一首宋代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定武故将军在岁月流转中的形象。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赏析: 1. 诗意解读:诗中“谁怜定武故将军”一句,表达了对这位老将军深深的同情和哀怜。他曾经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但年事已高,如今只能以狂歌醉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事时分小槽酒”则描绘了将军在闲暇之时,与朋友共饮小槽酒的情景。而“残樽也到白头人”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岑寂:寂静。想:希望。千岩万壑:指山中众多幽深的岩石和深邃的山谷。梅子:梅树的果实,可食。 【赏析】这是一首赠友诗。首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梅山,第二句写自己与梅山僧交往的愿望,第三句写梅子成熟后,要寄去梅子的一枝,第四句写梅子成熟时,还要先送一枝给梅山僧,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厚爱。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送僧住梅山》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僧人住进梅山的祝愿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关心。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析: 1. 近闻僧说宜黄寺,一道松门夜不关:这句描绘了宜黄寺的一个宁静景象,松门夜不关,给人一种幽静、清幽的感觉。 2. 投老有禾三百把,亦随君去住梅山:这里的“投老”指的是年老体衰,“禾三百把”可能是指稻谷或其他农作物。这句反映了僧人拥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可以安心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