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韩驹的《次韵钱逊叔谢曾使君送酒》是一首宋代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定武故将军在岁月流转中的形象。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赏析: 1. 诗意解读:诗中“谁怜定武故将军”一句,表达了对这位老将军深深的同情和哀怜。他曾经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但年事已高,如今只能以狂歌醉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事时分小槽酒”则描绘了将军在闲暇之时,与朋友共饮小槽酒的情景。而“残樽也到白头人”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诗句:少年高掇老庞科,未必龙门众角多。 译文:年轻的你高高举起了老年的科举,但不一定在龙门上有多少竞争者。 注释:1. 高掇:举起。2. 龙门:比喻科举考试。3. 众角多:众多的人。4. 娑婆:指世间,大千沙界。5. 清客:指有才学的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游历闽地的深深祝福和鼓励。通过“少年高掇老庞科”一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年轻而有志向的学子,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注释:初夜的钟声响起,城郭开始安静下来。僧人们已经离开,法堂空空荡荡。我移步向西南角的卧房,躺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夜晚的风声。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夏夜广寿寺的场景,诗人静观寺庙夜景,抒发内心感受。全诗通过“空”“动晚风”等词句,展现了宁静、幽雅的寺院生活气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感
《送僧住梅山》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僧人住进梅山的祝愿以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关心。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析: 1. 近闻僧说宜黄寺,一道松门夜不关:这句描绘了宜黄寺的一个宁静景象,松门夜不关,给人一种幽静、清幽的感觉。 2. 投老有禾三百把,亦随君去住梅山:这里的“投老”指的是年老体衰,“禾三百把”可能是指稻谷或其他农作物。这句反映了僧人拥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可以安心居住。
诗句释义: 1. "平时访我乌江上" - 这里的“乌江”指的是位于中国安徽省的一条河流,古代诗人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诗中的“访我”表达了作者在乌江岸边等待某人的情景,而“乌江上”则暗示了这种等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可能是作者与对方约定相遇的地方。 2. "乱后逢君汝水滨" - “乱后”可能指的是某种动荡或混乱之后的情况,“汝水滨”则是指汝水边的岸边。这里表达了一种战后重逢的喜悦和激动。 3.
【解析】 本诗首句“北风卷地雪漫天”,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东林圭老时,北风凛冽、大雪飘飞的冬日里的场景。第二句“惭愧君来住过年”中,“惭愧”是说自己不能陪伴在东林圭老身边,心中十分愧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圭老的敬意和关心。第三句“日与邻翁同展钵”,描绘了诗人与东林圭老一起打坐修行的情景。第四句“老夫时复听谈禅”中,“老夫”是诗人自称,表明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保持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注释1: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云梯月台互相经过,但未能消解一年来的离情别恨。 注释2:最恨明朝洗车雨,不令回脚渡天河。最讨厌的是明天洗车的雨,它不能让鸟儿回头渡过银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节时所作。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诗中“洗车雨”指的是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渡河相会,而“架桥”则是他们相会时鹊鸟搭成的桥梁。诗人在七夕节这天,看到一年一度的渡河相会即将开始
诗句翻译: - 春风紧闭宫门- 清晨梳理新发髻 - 美丽并非专宠 - 触摸君衣如鹦鹉 译文: - 春风紧闭宫门,朝早整理好发髻。 - 美丽并非专宠,触摸君衣如鹦鹉。 注释: 1. "春风":春风通常象征着温暖、新生和生机。在这里,它可能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开始和变化。 2. "闭掖廷":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制度,指的是皇帝及其亲近的大臣和嫔妃居住在内宫深处,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注释】 1. 题伯时所画宫女:题,题写。伯时,人名,画家周昉号。 2. 睡起:从梦中醒来。 3. 昭阳:汉宫名,在今陕西长安东,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住所。此泛指皇宫。 4. 缘底:原因何在。 5. 背斜阳:背,面对的意思。斜阳,日影偏西。 6. 三十六宫: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有三十六处之多,借以形容宫女人数众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宫中美女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写她们起床后梳妆打扮的情形
【注释】 竹庵:东林圭老的住所。端为:特意,特地留下。故人:老朋友或知交。衰翁:年老的读书人。预胜流:参加胜流人物的聚会。寄语丛林:告诉丛林里的清客(隐士)。雪峰毬:指雪峰寺球,雪峰寺是佛教圣地之一。 【赏析】 这是送友人去福建游历时写的一首五绝诗。全诗四句,每句八言,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描绘东林圭老留宿的情景和叮嘱的话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及对朋友前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