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昭阳暗淡妆,不知缘底背斜阳。
若教转盼一回首,三十六宫无粉光。
【注释】
- 题伯时所画宫女:题,题写。伯时,人名,画家周昉号。
- 睡起:从梦中醒来。
- 昭阳:汉宫名,在今陕西长安东,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住所。此泛指皇宫。
- 缘底:原因何在。
- 背斜阳:背,面对的意思。斜阳,日影偏西。
- 三十六宫:指皇帝居住的宫殿有三十六处之多,借以形容宫女人数众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宫中美女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写她们起床后梳妆打扮的情形,表现了宫中美女们娇媚动人、粉光四溢的形象;接着又描写她们背对着斜阳梳妆,暗喻着她们的美貌与皇上的恩宠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又设想她们如果回一下头来,就会看到没有粉饰的美颜。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把宫女们的娇美和皇上的恩宠巧妙地结合起来。
诗的前两句写宫女们起来梳妆打扮的情景:她们从睡梦中醒来,在昏暗的光线下,仍然保持着娇好的姿容。“昭阳”一词本为汉代宫殿名,此处用以泛指皇宫。“暗淡妆”,说明她们的妆容虽然经过精心修饰,但毕竟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尚未完全揭开。“背斜阳”三字既点明她们正在梳妆,又暗示她们的美貌正因背对着阳光而更加迷人,暗合了前句中的“昏”字。
第三句“若教转盼一回首”,进一步写出宫女们娇美的神态。她们正在专心致志地梳妆打扮,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便抬起头来,准备看看是谁来了。这里用一个“若教”字作为转折,使整个动作显得十分自然、有趣。
最后一句“三十六宫无粉光”,是全诗的高潮和结尾。“三十六宫”,指天子的后宫佳丽。“无粉光”,即去掉了脂粉。这一句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概括,又是对宫女们美丽形象的一种夸张描绘。因为她们的面容本来就十分娇美,再加上脂粉的遮掩,其美丽程度可想而知。如今去掉脂粉,就只剩下天然的美丽,所以“无粉光”这一细节更显得重要,它表明了宫女们之所以能够受到皇上的宠爱,正是因为她们天生丽质的缘故。
整首诗以议论入诗,不直接描写宫女们的生活琐事,而是通过对她们起床梳妆、转身回头等动作的刻画来展现她们的外貌之美。同时,作者又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若教转盼一回首”和“三十六宫无粉光”两个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了宫女们天生丽质、无需脂粉的自然美。这种写法既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俗套,又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