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译文】 荷衣被风吹得破碎,稻穗乱撑拄着。 秋悲空多风,云重乃不雨。 黄花已成昨,白酒真漫举。 小作谈笑期,暂纾追送苦。 【注释】 因送客过六叔:因为送客人经过六叔家。因,因为;过,经过。六叔:六叔姓张。六叔: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的族弟,字叔文。天宝元年(742)登进士第,历官太子中舍、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时任淮南节度使。后为左丞相。 荷衣绿破碎:指穿着绿色的荷叶衣服。荷衣:荷叶做的上衣。
注释: 1. 纷繁的春天到来,茫茫江水荡漾起波澜。 2. 浮着的水流向着吴、会二州,陆地上转过长江的边岸。 3. 酒席上三杯美酒敬宾客,行礼时百拜以示尊敬。 4. 既安慰我升迁的欢喜,也慰勉我奔波劳顿的苦辛。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徐审知置酒会友的情景。诗人用“纷纷春来华,渺渺动行迈”两句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开始踏上旅程。接着,诗人用“浮川向吴会
【注释】 见君:指诗人。每:每每,常常。访君:指访道士。尘中:人世间。尘外:仙境。茅汤:茅草煮的汤,即茅屋。仙方:炼丹求仙的药物。茗碗:用新烧好的茶水沏茶的碗。新焙:刚经过焙制的茶叶。溪亭:在小溪边的亭子。轩树:轩窗前的树木。面识:当面认出或认识。乌臼背:乌桕树,一种常绿乔木。 【赏析】 《过曾相士所居因题》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这首诗写诗人与道士相遇并留宿的情景。诗中以“尘中”和“尘外”作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试题的考点,比如本题就要求考生概括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以及赏析诗句。答题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即可。 “合水自汀庾,更时阅汉唐”:合水从南岸流来,不时地浏览汉朝和唐朝的遗迹。“合水”,即合江,即指江西境内赣江。“汀”,指水中小沙洲;庾,是古地名。“汉唐”,泛指汉朝、唐朝。 “郁孤居耸特,望阙漫更张”
谢文显老丈见过 茅屋檐下冷如水,落叶堆积不清扫。 树林深处阳光晚来迟,中午时分仍未露头。 忽然听到咿哑声,乘坐竹轿远来访。 小儿说这是何人客,相貌古朴气色膏。 心知是老师您,穿着鞋子还戴帽。 我住的地方多偏僻,好客之人很少到。 如果不是金石交,性情不会随环境。 谁能忘却崎岖路,于此修习夙愿好。 贫穷人家的饭菜窄,菜叶仅可用来拨。 请您又止酒不吃,怎么慰劳我心劳? 寒窗数日话家常,只是有朋友引导。
【注释】: 伯沅: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他与柳宗元、刘禹锡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班左: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孟坚:指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 征南:指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许慎,字叔重,号稽亭侯,汝南平舆人。他精于文字训诂,撰有《说文解字》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字典。 西湖花:比喻贤人或君子。 处士句:指汉代张良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故事。 【赏析】:
注释: 闻舂:听到舂米的声音。 我居田野间,籴米如赁佣:我居住在田野之间,买粮如同雇佣劳力一般。 晴天得晒暴,雨日还燎烘:天晴的时候把米晒干,下雨天就用柴火烘烤。 昼役薪水事,故尝多夜舂:白天要忙于做饭和柴火的事,所以经常要晚上舂米。 簸之有馀谷,再以瓶罍充:把舂好的米放到筛里,多余的粮食就可以用来装瓶子。 时时付手碓,玉粒胜腐红:随时用手捣米,这样舂出的米比烂了的红米还要好。 三年食官仓
注释: 1. 二君思飘飘:指诗人对伯沅和李俱的思念。 2. 独我意落落:指诗人独自时感到孤独。 3. 博乎犹贤已:指博学的人已经很优秀了。 4. 谑兮不为虐:指开玩笑不伤人。 5. 是中有关键:指其中蕴含着重要的东西,难以轻易发现。 6. 未易轻启钥:指不要轻易打开门或窗。 7. 至味匪盐梅:意为最好的口味不是咸的、甜的,而是恰到好处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以“二君”自喻
【注释】 同见可:看见的。 书院:古代讲习之所,这里指书院。 远山未释云:远山之上云雾缭绕。 近山复垂雨:近山之侧又降大雨。 飒然:风声。 所:语气助词。 虽:即使。 湘中:湖南。 客:旅居他乡的人。 晨舟冒雨过:早晨乘船冒雨经过。 晚棹:傍晚划船。 渔樵叟:打鱼砍柴的老人。 逍遥(xiáo yáo):悠闲自在。 好作:喜欢做。 渡湘图:描绘湘江风光的画。 离思: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赏析】
访梅仙宅 山林岂真遁,江海讵忘君。 乘传既良已,变名诚有云。 遗风故凛凛,异教莫纷纷。 尚有十年臭,千年宁废薰。 蓬藋暗成径,树林深拥门。 人言旧宅是,乱绝古碑存。 渺渺烟霞趣,萧萧风雨昏。 何从觅遗蜕,但可赋招魂。 注释: 1. 山林岂真遁:指隐居山林并非真的隐遁。 2. 江海讵忘君:即使身在江海之中,也不会忘记君王的恩情。 3. 乘传既良已:指乘坐驿车已经到达目的地。 4. 变名诚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