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 既过:路过。曾居:曾居之地。刘茂实:指刘茂实秀才。是日:当日。明叔:作者的朋友。出:来,到。恨仲威不至:遗憾仲威不来。仲威:即张仲威,作者的朋友。官身肯听俗:做官的人不愿意听世俗的声音。人事:世事。直:简直。强亲:勉强亲近。修竹:修长的竹子。陈子:这里指张仲威(陈子)。清且真:清新又真实。昨宵:昨夜。农事:农业劳动。驾言:驾车出行。宁从:宁可从。穷巷居:在偏僻小巷里居住。鸡犬声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 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崄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注释:我像怀揣美玉的人一样,却没有踏上通向美玉的道路。不是为了访寻神仙而感到疲倦,是因为害怕遇到危险而不敢前行。听说你和你兄弟们要前往山中,你们都表现出勇敢的决心,毫不犹豫地向前行进
【注释】 寿冈:即“松冈”,山名。 烦浊:指尘世烦嚣。 雨候:等待雨的意思。 俄然:突然。 疏疏:稀疏的样子。 款门执戟家:敲着铁戟的大门。 竹树密以覆:竹林树木茂密遮天蔽日。 书帏(wéi围)与书帙(zhī支):指书架和书籍。 晚静乃移昼:晚上安静了才移到白天。 人高固莫企:人的志向高远,当然不可企及。 境净不受垢:环境清静没有污垢。 飘零岁时隔:指时光流逝,年华老去。 邂逅:偶然相遇。
【注释】 君家:你的家乡。苕霅间:今属浙江湖州市,古称苕溪、霅溪之间。叔骥父子:指张叔夜和他的儿子张叔胄(shòu zhú)。 兹:这。所:所居之地。得:获得。之:指叔夜父子。 须:必须。著目:注视、留意。 奇:奇山、奇水。 缩:收缩。 熟:熟悉。 【赏析】 《与叔侄书》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之一。这首诗写他游湖州时,看到山水之美,感慨不已。首句说:“你的家乡苕霅间,吴楚梦莫续。”苕溪在今浙江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莫万安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markdown 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 我走过西江十一州的大部分地方。 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 这些官员都是墨绶官,其中九成是懦弱的人。 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 作为使者,你用心思在人世间。 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 你见到我时就会询问我,对我表示赞同而不直接说“公”。 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 那时我在白帝城
注释: 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其二 远斋老于文,立语更造极。 为我寄竹隐,深意遗笔墨。 向来说山林,俗眼多见白。 是公不吾呵,可谓计之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与他的侄子叔骥分别之后写的。诗中表达了他对侄子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远斋老于文",诗人自谦地说他在文学上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他总是努力地去创造更好的作品。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为我寄竹隐,深意遗笔墨"
赵蕃的《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其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感悟的七言绝句。全诗内容如下: ``` 爱山驴倒骑,爱竹种借宅。 是能寓吾神,夫岂有断脉。 平生江南春,老去荆州客。 生徒叹飘萍,死乃悲墓柏。 ``` 1. 诗词解读: - 爱山驴倒骑:“爱山”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自然的情感。“驴倒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诗人骑在一头驴背上,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注释】: 次韵斯远同过智门茂草之中独剪春罗花炯然 山客城市役,故人鸡黍情。怀我旧隐地,偕为萧寺行。草茂既已合,花孤遂能明。看渠色弥正,宁使城为倾。君诗如苏州,真足继善鸣。我乃愧野格,从教哂薄轻。 次韵斯远同过智门茂草之中独剪春罗花炯然 ——(1)山客,即山中之人,指作者自指。(2)城市役,即在城市中服役。(3)故人,老朋友。(4)鸡黍情,即鸡和黍饭的情意,形容对朋友的情谊。(5)隐地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首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漫刺不待投,数面自成亲。" - 译文:随意一刺,无需等待,几次会面就已结下深厚的友情。 - 注释:“漫刺”指轻松的交谈或非正式的交往,“不待投”表明无需刻意准备即可开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而真诚的友谊的珍视。 2. 第二句释义及翻译: - 原诗:"对言或无味,况乃诗筒新。" - 译文:交谈可能平淡无奇,何况是新近写的诗筒。 -
【注释】蕃:指徐审知,字德麟,唐朝人。 介眉寿:以酒为媒介,祝寿。 饿死因细腰,半额由广眉。 是知风化速,有类形影移。 时人走功名,我辈陈诗书。 虽病勿是疚,虽贫勿自悲。 译文: 徐审知设置酒宴,邀请了三个人来庆祝他的寿辰,他们用“介眉寿”来分韵作诗,徐蕃得到了这个题目。他写了《蕃得介眉字二首》其中的第二首。 饿死是因为过度追求美丽的外表,而半额则因为过于注重修饰自己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