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诗句:深林尽处背浮图,却悔舆篮不跨驴。 译文:我站在深深的森林中,背对着寺庙的浮图,却后悔没有骑着驴子走。 赏析:赵蕃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深林尽处背浮图"描绘了诗人站在深林中的景象,背对着寺庙的浮图,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而"却悔舆篮不跨驴"则表现了他对于骑马的后悔之情,可能因为骑马不便或者想要体验更多的生活方式。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
注释:李袁州在宅子前投下金子,林泉要向东野分去。我打算找些空闲时间去拜访舅舅,郊居赋就比凌云更高。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友人的诗。诗中以“先生”自喻,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尊敬。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才华与友人的才能,赞扬了友人的才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风雨属连殊未休,豫章城中十日留。 江云有意作晴色,今者薄暮当行舟。 本诗为元代诗人刘基的作品《绝句漫兴十一首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豫章城滞留多日的感慨。首句“风雨属连殊未休”,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风雨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风雨的无奈与厌烦。次句“豫章城中十日留”,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在豫章城逗留的时间之长。第三句“江云有意作晴色”,通过江云的变化暗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注释】: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 其一: 郊居,指在郊外的住宅。 牛自安眠儿得嬉:夕阳下,牛悠然自适地吃草,孩子在田野间嬉戏。 中林,即上林苑,是汉代皇帝的御园。 新诗,指自己创作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黄昏时分,作者骑马从郊外经过回城时看到的景象。诗人以“斜阳”为线索,将落日余晖下的景色描绘出来,同时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第一句“斜阳渺渺下前陂”,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情景
老去篇章耻未穷,力耕岂谓岁能逢。 切磋政尔须公等,户牖多开恐妄从。 注释:我年老后写文章却觉得自己没有写够,耕种田地难道就认为每年都能丰收吗?相互切磋讨论政务要像您这样,但恐怕家中人口太多,会乱成一片,需要多加注意。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他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友人生活的祝愿。首句“老去篇章耻未穷”,表达了他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注释:陶渊明因为担心儿子的生计而忧虑,李白因为送米给邻僧而烦恼。我现在穷困的样子无法形容,但是减轻了忧愁得到了米,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渴望。首联通过两个典故,描绘出诗人的担忧和烦恼;颔联则直接写出了自己的境遇,虽然穷困但仍有希望,因为有了米就有望过上好日子;颈联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尽管生活艰难但依然乐观向上
已遭穿颊尚洋洋,尔本何辜饵触香。 断肉未能聊戒杀,念将赎尔又空囊。 注释: 1. 《漫兴十一首》是元末明初刘基的七言绝句组。 2. “漫兴”是一种随兴而作的诗歌形式。 3. “十一首”表示共有十一篇诗。 4. “其六”指这组诗中的第六篇。 5. “穿颊”形容受到打击或批评时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6. “洋洋”形容事物繁多、复杂的样子。 7. “饵触香”可能是指某种诱人的味道或香气。 8.
【注释】 漫兴:随意作诗以消遣时日。 一日:一天。 风帆:指船。 数程:几程。 绝知:完全知道。 轻生: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 滨湖:靠近湖边。 可奈:无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湖州的闲居之作。此诗写于诗人隐居湖州之时,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超脱、豁达的人生境界。 首句“一日风帆数程”,描绘出一幅风平浪静的湖上景色。“一日”二字
《漫兴十一首 其三》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风雨萧萧病欲侵:这里的“风雨萧萧”形容风和雨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而萧瑟的感觉。“病欲侵”则暗示诗人感到身体不适。 2. 杂然啼鸟在中林:鸟儿们在风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杂然"表示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而“啼鸟”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3.
``` 漫兴十一首 其五 钓发关余谓吉徵,长年三老尔何凭。 那知我本江湖士,失脚东来亦堕罾(zēng)。 注释: - “钓发关”:指钓鱼之处的关口,此处泛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馀谓吉徵”:我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迹象。 - “长年三老”:这里指的是年龄较长的人。 - “尔何凭”:你依靠什么? - “我本江湖士”:我原本是一个江湖上的流浪者。 - “失脚东来”:由于不慎跌倒而被迫来到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