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译文】 臼中捣碎的米,纷纷扬扬,不知该往哪里去。碾成粉状后,又成了一种可以自用的东西。 它不吝惜自己的身躯和骨肉,只为了看到雪后晶莹的冰珠。 它的体用都归结于人力所为,粗精之间,磨制工夫孰优孰劣。 我早就知道,只有你的地方,才能有这种神奇的物品相伴,能伴我一起写诗寄情。 【注释】 臼:舂米的石臼。 纷如:形容众多的样子。 碾成更自治家模:碾成粉末后,又成为了一种可以自用的模型或工具。 霏珠
注释:细雨如丝,情意绵绵。雨滴如同泪珠,连绵不断。我无处可去,无处可回望,如何能不伤心断肠。 赏析:这是一首咏雨的诗作。诗人以“雨丝”、“雨点”为意象,通过“情脉脉”、“泪浪浪”等描绘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诗中“无处堪回首”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寄林运使三首其一 - 番禺城下牂牁水:在今天的广东省广州市附近,牂牁江流经此地。牂牁水指的是牂牁江的支流。 - 亦复分流过此州:水流继续向东流过这个地区,可能是指流入珠江或其他更大的河流。 - 使节长瞻万里外:使节(使者)在远方遥远的地方,这里指远离京城。 - 尺书忽到五溪头:书信意外地送到了五溪的尽头(五溪位于今湖南省西部,是通往湘西的重要通道)。 - 酸寒应念卑堪说
注释: - 王家父子竹林期,谈笑初无世俗姿。王家父子在竹林中相约,谈笑间没有世俗的拘束。 - 戏搦败毫成冻羽,醉回老力出枯枝。用笔戏弄失败的毫墨,竟然画出了像冰一样寒冷的羽毛;喝醉后回到居所,老力气竟然能从枯枝上弹出。 - 解吟秀句寰区满,不拟常称老画师。能够吟咏优美的诗句让整个地区都充满了才华和智慧;并不想总是被称为老画师。 - 大令右军疑只尔,外人笑怪若能知
【注释】 门第:家世。违离:离别。素书:书信。寥阔:空阔。回雁峰:在湖南衡阳市东南20公里处。落拓:放荡不羁,指仕途不顺利。三径:指陶渊明的“三径就荒”,后泛指隐居之地。囊粟:指微薄的俸禄。勤动:辛勤劳动。老农:指农民。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林运使的诗,是作者自谦自慰之作。诗中表现了诗人的身世感慨与人生态度。首联写自己与林运使的交往。诗人说,自从与林运使相别以来,又过了一个冬天
【注释】 竹外青原久不看,书来剩喜报平安。 脩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韵人良独难。 杜老不应栖锦里,谪仙终合见金銮。 兹亭便与图经载,何况制名繇孟韩。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刘伯山是诗人的朋友,他来信说有施主要为他在青原山建一座亭子,请诗人作诗题写。诗人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竹外青原久不看”,意思是说很久没有到过竹外的青原山了,所以一接到朋友的信就高兴起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公作庐陵掾:你担任庐陵县的小官,这是你的职责所在。 2. 先君官赣州:你的父亲曾经担任过赣州的地方官。 3. 书邮时问讯:通过书信向对方问候,显示了关心和尊重。 4. 江驿几淹留:在江边的驿站停留了很长时间,可能是由于公务或其他原因。 5. 抚事今安在: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感到迷茫或不确定。 6. 临风涕莫收
《还章泉山居》 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 居皆有馀适,岁久无此丰。 台背敬父老,裹头问儿童。 作客勿浪苦,此地吾当终。 注释: - 林园柿栗:指在树林和果园中种植的柿子和栗子树。 - 郊野:指郊外的田野。 - 粳稻风:指田间生长的粳稻。 - 居皆有馀适:指生活安逸舒适。 - 岁久无此丰:指年久没有这种丰饶的生活。 - 台背敬父老:指在台后恭敬地对待老人。 - 裹头问儿童:指用头巾包裹着头
【注】胡为:何苦;留:留住。 【译文】陛下为何要首先留下赣州,您难道不该久居诸侯之位吗?东江西江水将要上涨,南山北山的春天就要来临。催促我早早地想到宫中问安,百姓都希望看到翰林院的游人。我家在怀玉山下,也想探奇谒道求教于周朝的圣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抚州司马时写的。诗一开头就提出一个反诘句,说皇帝为何要首先将抚州留下来,而你(指留抚州的尚书)又何必要长久地做诸侯呢?这里“留”和“久”
【注释】 去冬曾作送行诗:去年冬天,我曾写过一首送别的诗。 岂料重临岁甫移:没想到今年才刚过完年就又要来此上任了。 盍(hé)遣德星均四海:何不派遣吉祥之星降临四海呢? 竹马快并儿:祝愿儿童们快乐。 使君:指地方官员。 符仍剖:指法令仍然执行。 节:指官吏。 久安民则化:长久安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赣州留别官属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属们的关心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