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薖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然后从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注意与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等联系起来。这首诗是韩愈写给柳宗元的一首追和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在酒宴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慨。 【答案】 ①首联“世故不料理,万事付一樽”,写出了世事繁杂、人事纷繁,一切随缘,任其自然;②颔联“呼宾陈肴蔌,乃尔不惮频”
【注释】 1.鸣玉亭:在今安徽省休宁县。 2.山路秋阳何赫赫:指山路两旁的树木被阳光照得发亮。 3.凄冷多秋色:形容山亭显得格外寂静冷清。 4.岂惟醒耳玉淙琤:指泉水的声音清脆如玉。 5.照眼光寒如练白:形容瀑布水光如练,晶莹明亮。 6.旧闻瀑布垂云间:旧时听人说过瀑布从天而降,像银河落于人间。 7.恍疑银河堕天关:仿佛是银河从天上掉下来落入山间。 8.西望香炉不得往:向西望去,但见一座座山峰
【注释】 大门:指董彦孚,字子门。 江南英: 江南地区出英才。 诗名重当时: 诗歌名声很高,在当时受到重视. 儿时: 小时候。 得其稿: 得到他的诗集。 同辈争诵之: 同辈的人争相传诵。 不及: 赶不上。 拜诸门: 到董彦孚的门下拜师学艺。 常恨生苦迟: 常常感到自己出生太晚。 诸孙子: 儿子的儿子们。 籍甚: 极好,很出色。 黄绢: 古代用黄色熟绢做书写材料. 谁当知: 谁知道呢? 阿:
次韵之南读彦光诗有作君家父子俱能诗,天遣俶鸟鸣春时。 译文:你家里的父亲和儿子都能写诗,上天仿佛在派他们来唤醒春天。 注释:俶(chù)鸟:指黄鹂。 文穷抵掌定不免,齐竽不学君何疑。 译文:即使文章写得不好,也能用手指击掌而决定;学习吹笙,不用像那些不会乐器的人那样学。 注释:文穷:文采不足。齐竽:齐奏的箫笛声。 平生说诗喙三尺,只今蹇吃成期期。 译文:我一生都以写诗为乐,现在却变得口吃
【注释】 蝶梦游扬:蝴蝶梦中游历扬雄的《羽扇赋》。卧碧纱:在绿色的纱帐中。 知君不赏玉钗斜:我知道你不喜欢戴玉钗,因为玉钗斜插。 牙签书五车:用象牙制成的笔架,能容五车书。 青莲华:莲花,这里泛指佛教的莲花座。 商略:商量。 樵青竹里为煎茶:到山野间去砍柴时顺便给朋友煮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彦光病后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诗人首先以蝴蝶梦游扬雄的《羽扇赋》起兴,点明自己的心意所在
有怀觉范上人 道人心与貌俱古,哦诗不复效等伍。 清疑仙掌露华坠,新似秋空玉钩吐。 要将馀事付风骚,已悟玄机窥佛祖。 泐潭老子乳於菟,果在丛林啸风雨。 何当扫室祗树园,夜看金盆听软语。 我虽不是庞德公,懒驾柴车入城府。 公如归结白莲社,留我山边一廛许。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怀念觉范上人的一首五言诗。诗人以“道心”和“貌”的古拙来比喻觉范上人的高深境界
诗句 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 - 李成德:可能是一位书法家或诗人,他使用前韵的诗进行回复。 - 亦次奉和:表示再次回应或对前文的回应。 蔡家笔法擅今古,楷书尤夸荔支谱。 - 蔡家笔法:指的是蔡襄的书法风格。 - 擅今古:擅长书法的历史与现代。 - 楷书:汉字的标准书写形式,通常指正楷。 - 尤夸荔支谱:这里“荔支”是一种水果,而“谱”可能是指其书法风格被特别称赞。 后来谁笔最通神
成德不面逾月仆以病暑未能出谒辄和所寄稿字韵诗奉寄兼柬子中 注释:成德(地名),不面,逾月,仆以(我因病),未出谒,辄和(即写)所寄稿(诗) 译文: 成德不见面已过了一个月了,我因身体不适没能出门拜见你,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 门前蓬蒿无人扫,客去墙阴藜苋老。 我家城北君城南,相忆何其挂怀抱。 不闻叔宝方外谈,澄也何因令绝倒。 知君不作避暑饮,闭门亦深荒径草。 钩章棘句日吟哦,玉轴牙签时探讨
午日 今晨定何祥,桃柳各映户。 粉团高气薰,鹅䏑椒菜覆。 朝餐随土风,杯酒晚来具。 彩丝缠祭筒,画楫夸竞渡。 楚人哀怨情,正以屈子故。 当年葬鱼腹,盖坐入宫妒。 荣华一时好,放逐千载慕。 得失吾不知,持杯自欣豫。 注释: 1. 今晨定何祥:今晨的天气和吉祥的事情是什么。 2. 桃柳各映户:桃花和柳树都映照在门窗上。 3. 粉团高气薰:粉团散发着香气,高高地飘散。 4. 鹅䏑椒菜覆
碧筒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曾任潮州刺史,以治理水患著称。诗中“银作饮盏夸工倕”形容他的饮器制作精美。 又不见六一翁,六一翁是指李商隐,他曾在《樊南甲集》中赞美过李白的诗。这里的“尝吟鹦鹉红螺诗”指的是李商隐曾经写有赞美李白的诗句。 吾侪山人宁有此,竞折圆荷为饮器。山人指作者自己和朋友们,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精美的饮器,而是选择用圆荷叶来代替。 细倾初作露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