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秋阳何赫赫,山亭凄冷多秋色。
岂惟醒耳玉淙琤,照眼光寒如练白。
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银河堕天关。
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
【注释】
1.鸣玉亭:在今安徽省休宁县。
2.山路秋阳何赫赫:指山路两旁的树木被阳光照得发亮。
3.凄冷多秋色:形容山亭显得格外寂静冷清。
4.岂惟醒耳玉淙琤:指泉水的声音清脆如玉。
5.照眼光寒如练白:形容瀑布水光如练,晶莹明亮。
6.旧闻瀑布垂云间:旧时听人说过瀑布从天而降,像银河落于人间。
7.恍疑银河堕天关:仿佛是银河从天上掉下来落入山间。
8.西望香炉不得往:向西望去,但见一座座山峰,却找不到通往香炉峰的路。
9.个中元有小庐山:这里面有一座小小的庐山。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人当时任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诗写的是他的一次游历经历。
首联“山路秋阳何赫赫,山亭凄冷多秋色”。写诗人来到山路上,太阳高照,照耀着满山的林木和石磴,显得特别灿烂辉煌。“秋阳”,是说秋日的阳光;“赫”,通“烈”。这两句写山路上景色的明丽,为下文渲染气氛。
颔联“岂惟醒耳玉淙琤,照眼光寒如练白”。“玉淙”即玉溪,这里指山下流过的一条山溪。“琤”同“琮”,是形容玉石相击的声音。这里指山泉声如玉琮相击一般清脆悦耳。“练”,白色的绸缎。这句的意思是:山泉发出清脆悦耳的水声,使人感到眼睛好像被水光所洗拭,也像那白色绢帛一样洁白明净。这一句描写了瀑布飞泻而下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喜悦之情。
颈联“旧闻瀑布垂云间,恍疑银河堕天关”。上句是说:我早就听说过瀑布从天而降,像银河落入人间的情景。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之壮观,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下句意思是:远望那瀑布飞泻而下,真好像银河从天边倾泻下来一样。这两句把瀑布写得十分壮美。
尾联“西望香炉不得往,个中元有小庐山”。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向西方眺望,只见一座座山峰,但却找不到通向香炉峰的路。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愿望,又暗示出他向往仙境的心境。“小庐山”,即眼前的山景,也就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这一句的意思是:在这山中,有一座美丽的山岭,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那片仙境了。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流畅,形象生动逼真,是一首优秀的山水小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