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注释: 须语眉:须,胡须;语,说、道;眉,眉毛。 只为长供撚断吟,萧疏早受雪霜侵。 长长的胡须常常被捻断,稀疏的眉毛早就受到雪霜的侵害。 羡君闲冗浑无用,留得童乌尚到今。 羡慕你的闲暇无事,完全没有什么用处,你却能活到今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枝上长着的短小无叶而坚韧的“梅须”的描写,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的赞美之情。全诗以梅须为象,通过拟人手法
【注释】 1.号:自称。莘野:指汉末著名隐士严子陵(字子陵)的故里,位于今浙江桐庐。钓滨:指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严光的故乡,位于今浙江桐庐。2.六韬:本指古代兵书《六韬》中的六篇,此处泛指兵书。3.东南腥血方涂地:意即东南方向正发生血腥的战争,遍地都是战争带来的死亡和创伤。4.何用人间有此书:意即何必还要流传这样的书籍呢?5.赏析:(1)首句写严光不慕名利,隐居垂钓,自得其乐
注释: 冻耳萧萧天欲霜,冬深门巷意苍凉。 冬天的天气寒冷,耳朵冻得冰凉,仿佛在听到风声,预示着冬天的到来。而深冬时节,门前的小巷显得更加萧条冷清。这里用“萧萧”来形容耳朵被冻得冰凉的感觉,突出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而“一筇径为梅花出”,则是说作者独自走在一条小径上,是为了寻找那盛开的梅花。这里的“一筇”指的是一根竹杖,而“径”则是指路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寒冬腊月里,为了欣赏梅花的美丽
诗句解析: 1. 露漙芳草绿茸茸:描述初升的太阳将露水珠子映照得闪闪发光,使得草地显得生机勃勃。 2. 淡霭轻烟古画中:描绘了一幅朦胧的画面,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山水画中。 3. 行尽葡萄三十里: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以及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和期待。 4. 海山青处日初红:描绘了海洋与山脉之间的色彩对比,以及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 译文: 在富阳出陆的时候,我目睹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注释: 山径之小道曲折蜿蜒,去去遥远又漫长,是谁家简陋的门扉和竹制的门框? 那草长得绿油油一片碧色,与莲花相映生辉正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写山路的幽寂,“其生色也草交翠”,草色青翠欲滴;“彼美人兮莲正花”,则以美人比莲花,写出莲花的美丽。这两句既写景又点出题旨,为下面进一步描写作铺垫。后两句写莲叶荷花的美,是全篇重点所在,也是诗人最得意的地方。诗人用笔极轻,却能写出荷塘的清静
孺子亭 断草寒烟故宅荒,高风千古映湖光。 独怜汉帝徵车重,不及陈蕃八尺床。 译文 荒凉的古宅,断草和寒烟交织,昔日荣光已逝,只留湖水波光。 汉帝征车的沉重,令人惋惜,不及陈蕃床榻宽敞。 注释 - 孺子亭:位于某地的一座亭子,因而得名“孺子亭”。 - 断草寒烟: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断草中夹杂着寒烟。 - 故宅荒:表示古宅已经废弃或无人居住。 - 高风千古
【注释】: 支离 ——形容人身体瘦弱。矮屋——指矮小的房屋。 护松阴 ——指保护松树的树荫。清闲 ——悠闲自在,不忙碌。直万金 ——比喻极其珍贵。 蟋蟀叫——指蟋蟀鸣声。 回——反照。 秋梦薄——秋天的梦境很轻淡。 一方凉月道人心——月光洒在一方地面上,照亮了人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的诗作,反映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支离矮屋护松阴”
诗句原文: 与林止庵叶半隐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墨池 其一 遗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 三郎阿堵知何用,只识营州阿荦奴。 注释解析: - 遗像犹能立懦夫:指画像仍然能够使人感受到一种威严和力量,即使是那些懦夫也能感受到。 - 悬知生气摄萑苻:推测那些生气能够捕捉到混乱和不安。 - 三郎阿堵知何用: 指的是金钱或权力的诱惑,知道它们无用。 - 只识营州阿荦奴
诗句原文: 露冷红酥不带愁,湘兰楚菊共清修。 灵均死去无人问,闲却沧江一片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在露冷的清晨,花朵依然鲜艳,不带一丝忧愁的景象。诗中的“湘兰楚菊”指的是湖南产的兰花和楚国产的菊花,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屈原已去,无人关心他的生死,这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哀思
【注释】 荒畦:荒芜的田地。整整复斜斜:指杂草长得十分茂盛,参差不齐。春风儿女花:比喻春天里娇嫩的花。却笑:反讥。过墙蝴蝶乱:指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懒随野老问桑麻:意思是懒得跟乡里的老头儿一起谈论农事。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田园生活的自述,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和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 首句“荒畦整整复斜斜”,点出了诗人隐居的地点和时间。这里“整整”与下句“斜斜”形成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