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注释】 歙砚(shèyàn)——古时安徽歙县出产的石砚,这里指砚台。雅宜墨——质地优良。镵贱号于阴——被人们轻视和辱骂。以乱亡去——因遭受祸乱而离去。 忽见之村学堂中——忽然在村子的学堂里见到砚台。睨视间有艴然持之却走者——斜眼看着,看到有人愤怒地拿着它就跑开了。如恐予之取也——好像害怕我拿它一样。因作此以遗砚——于是写下这首诗来把它送给砚台。 冰蚕吐丝寒玉苍
【注释】: 1. 解棋:指下围棋。 2. 机不发:指双方在棋局中都没有采取进攻。 3. 一著输先:指一方的一步棋导致失败。 4. 通和不肯鸿沟割:指双方在棋局中都没有接受对方提出的和局条件。 5. 危枰已属:意即已经没有胜算。 6. 巧势:巧妙的走法。 7. 强弩末:比喻最后时刻的攻势。 8. 疲思:疲惫的思维。 9. 冥寂:形容非常安静。 10.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11. 悍鸡趁斗
诗句释义 - 浣纱如妾心,皎然照冰雪:这句诗意味着洗衣的动作如同我的心一般纯洁无暇,仿佛能洗净一切污秽。"皎然"意为明亮、洁白,这里用来比喻洗涤之后的衣物像白雪一样纯净无瑕。 - 秋声入络纬,炯炯织霜月:秋天的声音仿佛被织进络纬(一种古代的纺织工具)中,编织出如同霜月般的美丽景象。络纬是一种古代的纺织工具,常用于织造,这里象征着秋天与纺织的结合。 - 裁衣嫁作梁鸿妇,白发相看如此布
【注释】 长松:高大的松树。梢梢:高高的。老烟雾:指松针上挂满了厚厚的雾气。布:瀑布。树精:松树上的精灵,这里指松树。呵:斥责的意思。雅:很。熟眠处:睡觉的地方。睡蛇:指画中的大蛇。崔嵬:山势高耸的样子。髽(zhuā):《礼记》中说“妇人首插双髻,曰髽”,即双髻。墨汁:指砚台里磨浓的黑墨汁。湑(mó)湑:水溅的样子。扫壁:用墨汁在壁上画画。一翁:指画家陈抟。拥彗:拿着拂尘。观落笔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有客有客吾春湖,踏霜打门呼老夫。 寒温粗了不暇坐,两手奉我商山图。 皓首庞眉发如漆,千古高人谁画出。 疏行大字各题诗,颇类涪翁老年笔。 绮里季,夏黄公,春风拍浮酒两钟。 仰天但觉宇宙窄,麾麈一扫尘凡空。 东园角里更萧散,石鼎茶瓢风日晚。 琵琶不作儿女悲,横琴静送飞鸿远。 周家遗民方避秦,留侯眼高识天人。 翩翩小出奠危社,落落高举连青云。 感君持赠慰枯槁,玉雪辉辉见诸老。
【注释】: - 吴姬:指苏州美女。木绵布是苏州一带特有的一种丝织品。 - 越女制绮:指越地女子擅长纺织,织出了五彩缤纷的丝绸。 - 犀熏:用犀牛角做的香料,麝香:麝鹿分泌出的脂香,用于染衣物。 - 落落不到山人家:意谓这种奢侈的服饰不适合普通百姓。 - 蜀山:蜀地的山区。橦:一种古老的弦乐器。老鹄:大雁。含:吞食。衔子:嘴里叼着东西。种我南园趁春雨:种植在南方的园地里,趁着春天的雨水。 - 浅黄
【注释】 荷锸(chuà,一种农具)去疏麻:大儿子拿着锄头去疏除麻。 提筐(xiān,一种竹器):小孩提着竹筐去采茶。 翁(wēng,老人):指老翁。决水:用工具把水引开,使秧苗不淹死。 食(sì,食物):这里指粮食或食物。不可望:指望不上,希望不大。 摇麦花:大风把麦子吹得摇摆不定。 【译文】 大儿子扛着锄头到地里去锄草,小儿子提了个小篮子去摘茶叶,老翁自己拿起工具把水渠的水引开浇灌秧苗。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题云锦刘从甫水竹云山亭 注释: 题目是“题云锦刘从甫水竹云山亭”。这里的“云锦”指的是用云纹装饰的锦缎,而刘从甫的水竹云山亭则是一种建筑。 玻璃冷浸清湘玉,白衣暖护秋屏绿。 注释: “玻璃冷浸清湘玉”意味着玻璃在清澈湘江的水中冷浸(可能是指水面上的薄雾或轻纱),而“白衣暖护秋屏绿”则形容白色的衣衫如同温暖的阳光般温暖,同时也守护着秋天翠绿的屏风。 淮南公子有胜情
【注释】 荷叶:莲花的叶子。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 (“莲”指花,“叶”指荷叶) 水仙:即水仙花。 剪圆碧:把水仙花剪成圆形,放在水中观赏。碧:绿。 万柄相倚叠:形容水仙花瓣很多,层层叠叠。万柄:形容很多,比喻无数。 风掀翠釜举,露浥鲛珠晔。 (“翠釜”指绿色的小盆子,盛着水仙花) 不必满川红,香气自薰浃。(“满川红”指盛开的水仙花,“薰”指花香传遍。) 龟鱼荫凉影,鹭鸥憩别业
诗句释义: 黄鸡懒啼霜月低,青羽乱啄梅花飞。 乌犍怯寒不出圈,白犬耐冻时穿篱。 老松堕枝供武火,枯蒲织席遮窗破。 一窝容膝暖即休,不问瓮中天几大。 译文: 黄鸡懒得啼叫,月光下霜花低垂,青鸟在梅花间飞舞,乌犍因寒冷不敢出来圈养,而白狗却能耐得住严寒,时不时地穿过篱笆。老松树的枝条被烧成了柴火,枯萎的蒲草编成的席子遮挡着窗户,已经破损不堪。一只窝里足够容纳我温暖休息,我不再关心瓮里的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