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焕章
左泉先生赐读伴云仙馆,即事诗八首,赋此奉酬 蛾眉曾许汝南王,即事诗八首,赋此奉酬。 蛾眉曾许汝南王:指东汉末年,曹操的夫人卞氏(人称卞玉),因美而得幸于曹操,故有“绝代佳人”之称。她曾与曹操约定:若曹操能统一北方,她就做他的妻子。后来曹操果真统一了北方,但未能兑现与她的诺言,所以用“蛾眉曾许汝南王”。 同炷瞿昙座下香: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注释: 左泉先生赐读伴云仙馆,即事诗八首,赋此奉酬 我:作者自称 亦:也是 龙华会上人:指佛家所说的龙华三会中的上品之人,也就是天上人间的神仙们。 十年春恨细于尘:意思是说过去的十年里,春天的美好时光就像灰尘一样被遗忘了。 风流最是张京兆:指的是唐朝的诗人张九龄,他以风流儒雅著称于世。 打叠闲情赋感甄:是指张九龄曾在《感遇》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此这里用“打叠”来比喻他的诗歌
【注释】 1. 和口子英韵:《宋史·文苑传》载,苏轼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二人交好。此诗是苏轼写给好友黄庭坚的。 2. 凭陵:指倚靠、凌驾。漫诩布三悬:自夸其才华横溢,如悬挂的三颗星(三台)般璀璨辉煌。 3. 鸡肋难当石勒拳:意喻自己的才能难以施展,如同鸡肋一般无用。 4. 故垒荒芜嗟覆辙:感叹自己曾经驻守过的城堡如今荒凉破败,就像前车之鉴一样,提醒后人要引以为戒。 5. 殊方重晤亦前缘
【注】: 1. 庞统:三国时人物,刘备的军师。百里才:指才能出众。2. 卌载:两年。朋侪:朋友。3. 襟抱:胸怀。4. 清光:指月光。5. 陇头梅:即陇西梅花,陇西郡在今甘肃省东部。6. 幸接:有幸相见。7. 追思往事:思念过去的事情。8. 低徊:徘徊不前。9. 清光:明亮的月光。10. 幸遇:有幸相逢。11. 关心:挂念。12. 陇头梅:即陇西梅花,陇西郡在今甘肃省东部。 【赏析】:
诗:书顾耕石侍讲 书,书信;顾耕石,即顾耕石侍讲。侍讲是古代皇帝或太子对学者的称呼。 译文: 在书房中写信给顾耕石,他是你的老师。 注释: - 书:书信 - 顾耕石:顾耕石侍讲,即他的老师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注释】 ①和朱鹿岩:朱鹿岩是作者的朋友,当时正在四川。大酉洞:在贵州遵义附近。②吟鞭:指马鞭,即“骑”。③吴苑: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建姑苏台,今苏州市西南有吴宫遗址,相传为吴王的园林。④会稽: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越绝书》说:“禹治水后,使文山作土阶道,以通江东。”⑤万古真灵:指神祗。通:感应。⑥轮蹄:指车轮。⑦幻游:形容游历。⑧蛮笺:少数民族用的一种纸张。题: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和许晓东宴杜陵草堂及游小天竺诗韵二首,共二首。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浙西的芒鞋曾经走过的经历,以及他在西湖的梦想。第二首描述了他从崎岖的道路来到蜀国,面对烽火遍乡关的情景,以及他在楞华、桑柘等地的生活经历。最后,他表达了对佛力的信任,希望凭借佛力来留住自己的丹颜。 第一首: 芒鞋曾蹈浙西山,廿载西湖梦想间。 一自崎岖来蜀国,那堪烽火遍乡关。 楞华小证三生业,桑柘聊同十亩闲。
【解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于作者赴京途中。首句写与友人相聚的愉快。第二、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和临别时的情景。第四、五句用典抒发离愁别绪。第六、七句以景结情。“衍波笺”指书信。“衍波”,即泛指信使往来。 【答案】 (1)忆昔宏开选佛场,已钦文字固金汤。 译文:回想当年佛寺宏伟,我钦慕佛家的文字高深。 注释:佛寺宏伟指的是佛寺建筑壮观。 (2)卜邻差拟东西舍,获售仍联伯仲行。 译文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少年诗境悟空明,中岁邯郸步渐更。 - 悟空:指悟空的法号或身份,可能是指某个诗人或僧人。 - 中岁:中年时期。 - 邯郸:古地名,这里借指人生经历的变化。 - 步渐更:步伐逐渐改变,比喻人生经历的变化。 2. 薄命文章艰一第,多情风月误三生。 - 薄命:命运多舛,遭遇不幸。 - 文章:此处指诗歌、文章等才艺。 - 风月:泛指爱情和美丽的事物。 - 误三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和沈菁士夜话有感韵三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首 月光洒满半边天,照得窗前明亮如昼。我躺在床上静听更鼓声响,似乎听到已经接近深夜二点。人生在世,万事难料,五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让我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月:指月光 - 半轮:月亮的一半,通常指上弦月或下弦月。这里指的是上弦月,因为上弦月时月亮只有一半照亮。 - 照窗明:形容窗户被明亮的月光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