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及理解能力。做这种题目要注意审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为‘病起’一诗断句”“请为《夜泊牛渚怀古》一诗断句”。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重点字词。例如本题
【释义】 元宵节的夜晚,柳台、梅巷都被春色笼罩,灯火辉煌。我满怀酒意,独自赏月饮酒,但心情并不愉悦,因为心中牵挂着国事。 听着那悠扬的宣和太平曲调,看着天上的明月,直到夜深人静。 【赏析】 《元夕》是宋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在喜庆的元宵佳节之夜,作者独自一人在灯红酒绿之中,却因心系国家大事而倍感孤独,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柳台梅巷锁春晴”
【注释】 春日独坐——春天,一个人坐着。独坐:独自坐着。 茶烟淡淡风前少,庭叶沈沈雨后添——茶烟,泛指室内的香气。淡淡的茶烟,在微风中飘散着。庭院中落满了叶子,被雨水滋润后更显得浓密。少:少有、稀薄。沈沈,形容庭院中的树叶茂盛的样子。 何处杨花念幽独——何处,在哪里。杨花:柳絮。幽独:孤单寂寞。思念着孤独的自己。 殷勤入室更穿帘——殷勤,勤快的意思。入室:进入屋子。穿帘:透过门帘
【注释】 木槿:一种花,其花期在夏季。篱边:篱笆旁边。络纬:一种昆虫,常在篱笆上鸣叫。 哀:凄惨。 河汉:黄河。 远天:天空。回:回旋。 西风:秋风。不管:不理睬。扁舟客:坐船的旅人。 吹下楼头:风吹到了楼头上。笑语来:笑声和言语从楼头飘来。 赏析: 《七夕》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七夕节的七绝诗。首联写景,描绘了木槿花篱旁络纬虫悲鸣的凄凉场景;颔联写情,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厚意
【注释】 ①绣斧:指皇帝的御用之物。乌台:指御史台。②金陵:今南京,六朝古都之一。③诸彦:这里泛指当时的文士。④花月:指春天的景色。残歌:指歌舞散尽后剩下的歌声。⑤山倚石头:指金陵城北的钟山。⑥胜游:美好的游玩。雄浑:雄伟浑厚。⑦林间:指山林之中。慰寂寥:安慰孤独寂寞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到金陵赴赵侍御的邀请,并写了两首诗以作赠别。前一首是说金陵的山水之美,如画一样
【注释】 风流遗老曙星残:诗人自比遗老,清晨的星辰已经残缺。 湖海知心夜梦间:指诗人与方韶父(韶父,名不详)有如鱼水之欢情,常常在梦中相见。 欲访玄英向何处:玄英,指道士,这里指隐士。 猿声木叶满秋山:猿猴的叫声和树叶的声音充满在深秋的山谷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方韶父的,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以“风流遗老”形容自己已过中年,而“曙星残”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刘士明同知的深厚情谊。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我的赏析。 1. "前望谯楼带古城,濯缨河畔水泠泠" 注释:望着前方的谯楼,它仿佛连接着古老的城市,河畔的水波清澈冰凉。 赏析: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着城市的轮廓,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共分草径临门入,最喜书声隔屋听" 注释:一起走在通往家门的小路上
【注释】 三月二日丽正门书事:三月初二在丽正门(宫门名)所书之事。内前车马去骎骎:指皇帝的车辆和马匹,都飞快驰去。风回辇路香烟合,雨映龙楼柳色深:辇路,指御道。龙楼,皇帝的行宫。烟合,烟气缭绕。雨映,雨雾映照。柳色深,柳树的色泽深暗。杂卒屡呼惊过客,冷官凝望促华音:杂役多次呼喊,惊动行人;冷官,指低级官吏,寒微的官职。凝望,久久地凝视。华音,美妙的音乐声。修门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傥照临:修门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东津的暮泊情景。 “四山敛暝色”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四座山峰逐渐被夜色笼罩,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暝色”指的是黄昏时的天色,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 “百虫沸哀声”表达了夜晚时分,各种昆虫开始活跃起来,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悲伤的乐曲。这里的“百虫”泛指各种昆虫,而“沸哀声”则形容这些昆虫发出的叫声如同沸腾一般,充满了哀伤之情。
【注释】 莲藕花叶图:以莲花和荷叶为题材创作的画作。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纷披:形容荷叶的绿色和莲蓬的红色相互交错。生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生生、苦心:这里指莲花的“生”与“死”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莲荷图。诗中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莲花“生”与“死”的意味。首句“玉雪窍玲珑”,写莲花的洁白与通透;次句“纷披绿映红”,写荷叶的翠绿与红花相间;三句“生生无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