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
诗句如下: 千树西湖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 译文如下: 千棵树的西湖被清澈的湖水覆盖,我沉醉于玉笛的声音中环绕在花朵之间吹奏。 注释如下: - 千树:数量众多的树木。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这里代指西湖美景。 - 浸碧漪:清澈的湖水仿佛波纹般浸润着周围的景物。 - 醉拈玉笛:形容饮酒后沉醉,手持玉质笛子吹奏。 - 花吹:在花间吹奏笛声。 - 祇今:如今。 - 无限凄凉意
翠华南下拂秋天,龙虎台高古塞边。 谁料江南白头客,连宵清语对床眠。 注释:翠华南下是形容秋天的景色,龙虎台高是形容台的高峻,古塞边指边疆。谁料江南白头客,意思是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季节来到江南,成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客。连宵清语对床眠,意思是连夜畅谈至深夜,在床榻上共度时光。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鎡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与哥哥相聚的情景。首句“翠华南下拂秋天”,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闰二月朔日”,指闰二月初一,即春分。“病过春光两月程”是说过了两个多月的病才好,又赶上了春天,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已渐渐好转。“几番风雨几番晴”,说明春天天气多变,有几天晴朗,也有几回雨天。“不知开到何花树,今日才闻燕子声”,是说不知道春天开到了哪些花树,只有听到燕子的声音,才能知道春天已经来临。 【答案】 译文:“闰二月朔日”,指闰二月初一,即春分
宋显夫司业出乃兄诚夫尚书中秋五首并达兼善侍郎诗因次其韵 曲江联辔踏春云,二十年前逐后尘。 今日重来隔存没,相看只有两三人。 注释: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 【联辔】骑马,古时称马鞍两边的横木为辔,所以“联辔”指并排骑马。 【踏春云】指骑马游玩。 【二十年前】自指十年前,即宋显夫二十岁的时候。 【逐后尘】比喻跟在别人后面走。 【存没】犹存殁,指活着的人和已故的人。 赏析:
【注释】荆州(今湖北江陵):古称荆州,汉水入长江口的名城。任土风:指任地种植树木。禹贡:指古代《书经》上的大禹治水的传说。《禹贡》是中国古代地理志,分九州记载各地山川物产,以土贡为纲纪。汉阳:指汉阳郡,汉阳郡治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遗树:旧时遗留下来的树木。葱茏:形容树木茂盛苍翠。“休”字:不要,不要自夸。亲曾植:亲植之木。植:栽,种。四海:指全国范围。青青:草木丛生的样子。
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 其一 一壑风烟自可留,十年湖海漫狂游。 短衣射虎真堪乐,莫恨将军老不侯。 注释: 【注释】 1. 一壑:指一处山谷。2. 风烟:这里形容山林间云雾缭绕的景象。3. 留:停留。4. 湖海:指广阔的水域和湖泊。5. 狂游:自由自在地游玩。6. 短衣:即短打服,古代的一种衣服。7. 射虎:指打猎或狩猎猛兽。8. 笑:快乐。9. 莫恨将军老不侯
【注释】 昭亭山:山名。在宣城南。 宛溪:即皖溪,流经宣城的一条小河。 芙蓉:荷花。 旧时:往日。 故人舟:指送别的船。 【赏析】 诗题一作《送别》。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把对朋友的依恋之情和依依难舍之意,巧妙地融合在送别的场合中,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动情。首句写景,点出送别的地点;次句叙事,说明送别的时间;第三句写事,写出了送别的地方;末句抒情,写出了送别的结果。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意境深远
诗句: 行歌共访采芝翁,绝壑层云一荡胸。 谁念愁吟溪上客,落花微雨独支筇。 译文: 我们一起唱歌去寻找采药的老人,深谷中层层叠叠的云彩让人心胸开阔。 谁能想到我是一位在溪边吟诗作画的忧愁之人,细雨中的花儿轻轻飘落,只有我一个人拄着拐杖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吴师道在清明节游览北山时所作。诗中的“行歌”和“共访采芝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欣赏自然美景、追求精神自由的愉悦心情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 注释:仙居(山中居住之所)位于天台山的正路上,周围环绕着无数的青山和云雾缭绕的树木。 译文:仙居(山中居住之所)直接通向天台山的路,周围环绕着无数的青山和云雾缭绕的树木。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行人已在画图中,又复携图入山去。 注释:在通往天台山的路上,有许多青山和云雾缭绕的树木。行人已经在画图中看到了这些景象,现在他们又带着画图回到了山上。 译文
【释义】 元宵节的夜晚,柳台、梅巷都被春色笼罩,灯火辉煌。我满怀酒意,独自赏月饮酒,但心情并不愉悦,因为心中牵挂着国事。 听着那悠扬的宣和太平曲调,看着天上的明月,直到夜深人静。 【赏析】 《元夕》是宋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在喜庆的元宵佳节之夜,作者独自一人在灯红酒绿之中,却因心系国家大事而倍感孤独,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柳台梅巷锁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