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蕙
第一首 尚书雅意招寒畯,许谒龙门礼尽删。 为诵桃花诗句好,不教沦落在人间。 注释:尚书(指王柳村)的雅意邀请我(即作者),邀请我去拜见阮芸台制军,谈宴了一整天,并撰写了“鸾凤一门才尽美,芝兰千载姓犹馨”的楹联以赠送给我。我因此得到了赞赏。于是,我借赋此志感二首来表达我的感慨和情怀。 译文:尚书的雅意邀请我前去拜访,希望我们能够一见如故;他邀请我去参加宴会,让我们畅谈诗词歌赋
【注释】 乍:刚,突然。魏紫姚黄:比喻牡丹的品种。一枝:一株花。 莫倚阑干夸富贵:不要倚着栏杆炫耀自己的富贵。 可知开落不多时:要知道花朵开放的时间不长。 【赏析】 《嘲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牡丹盛开时的雍容华贵和凋谢后的凄凉冷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荣枯有终的深刻认识,同时寄寓自己政治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咏物”为题,借咏牡丹而写世态,托物寓意,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以春草、蔷薇、芍药等自然物为意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佳作。 1. 诗句注释与译文: - 久甘冷澹作生涯,闲倚阑干感岁华。 - “久甘冷澹作生涯”:长久的享受平淡的生活。 - “闲倚阑干感岁华”:在栏杆旁休息着,感叹岁月的变化。 - 一架蔷薇高似屋
壬戌年二月将赴通州,先寄给堂弟锦文。 天狼星南望还闪耀光芒,何时乘潮返故乡。 七秩已过犹作客,三年未去类投荒。 春风拂衣琅山道,明月照耀牙旗雉水航。 莫讶残诗谁与订,好同阿买细相商。 注释: 壬戌年: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天狼星:即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它象征西方的军政大权。南望还闪耀光芒:意谓自己虽身在南方,仍心念北方家乡。 何日乘潮返故乡:意谓何时才能回家乡。 七秩:七十岁。 作客
这首诗是杜甫的《寄高三十五书记十五弟》,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再哭燕熙七弟(注释:再次为燕熙七弟的死而哭泣) 前年虏骑到蓉城(注释:前年,指安史之乱发生后的那年,即公元756年) 闻尔妻拿未北行(注释:听到你的妻子被抓走,还没有被押送到北方去) 地逼烽烟何异死(注释: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与死亡又有什么区别呢?) 魂来梦寐尚如生(注释:梦中醒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内容,然后把握全诗的意境。 “敝裘”句,“敝裘”,破旧的皮袍子,“全非”,完全不是。两句意为:这身破旧的皮袍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在寒夜中穿它感到暖和也微乎其微。“不敢更思狐貉厚”一句中“狐貉”指狐狸或貉子等动物,是旧时人们用来保暖的兽皮。两句意为:不敢再想原来狐貉皮做的裘衣那么厚重,因为有人还没有穿棉衣
仲春病中柬赵伯乔 元宵已过强支持,叹息流光去若驰。 热客不来贫始见,方书多伪病才知。 天催淑景风初暖,手植春花雨乍滋。 二十馀年一弹指,此身虚度太平时。 注释: 1. 仲春病中柬赵伯乔:在仲春(二月)生病时写信给赵伯乔。 2.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3. 强支持:勉强支撑着自己。 4. 叹息流光去若驰:感叹时间流逝之快,如同飞驰的马一样。 5. 热客不来贫始见
【注释】 1. 夫子:这里指作者,自称。 2. 地:指暨阳书院所在地。 3. 重来:再次来到。 4. 黯然:心情沉重,伤感。 5. 空阶:空荡的台阶,比喻荒凉冷落。 6. 涸沼:干涸的水塘。 7. 大业、高名:宏大的事业,高尚的名声。 8. 钟期:古代传说中的伯牙和子期两位音乐家。 9. 凄绝:极其凄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悼去世的朋友申耆而作的
注释: 1. 七月中旬从寿兴沙月夜渡江:在七月中旬,我从寿兴沙的月光中夜晚渡河。 2. 江行舟不定,永夜睡频惊:船在水中不停地摇晃,我整夜都在被惊醒。 3. 世乱诗书贱,时危骨肉轻:社会动乱,诗人的书读得少了,家人因为国难也变得冷漠。 4. 云迷扬子渡,梦绕暨阳城:云雾缭绕着扬子渡口,我梦中常常回到暨阳城。 5. 叹息身徒在,栖栖泪欲倾:感叹自己虽然活着,但却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鸟儿一样漂泊。 赏析
秋日得萧蔚村摄县篆信却寄 万里遥相望,黄花两地开。人从江上别,书自岭南来。 注释: 1. 万里遥相望:形容距离遥远,无法相见。 2. 黄花两地开:指两人虽远隔两地但都盛开着黄色的菊花。 3. 人从江上别:指你从江上来分别。 4. 书自岭南来:指我从岭南写信给你。 译文: 在秋天的时候我收到了你的信,告诉我你被任命到县里去当官的消息。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我们都在同一片天空下绽放着黄色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