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昙
叛奴逃数岂堪留。忠节曾无肯到头。 朱异早能同远见,青衫宁假帝登楼。 注释翻译: 叛奴逃跑的数目多得难以计数,忠诚和侠义终究难以坚守。 朱异之前就能看清眼前的困境,不愿借助权势登上帝王之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叛逆奴隶逃跑的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忠诚和侠义的价值。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叛逆者的嚣张气焰和忠诚者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借古讽今
隋门独孤后 腹生奚强有亲疏,怜者为贤弃者愚。 储贰不遭谗搆死,隋亡宁便在江都。 注释:腹中胎儿的出生就带有亲疏远近,被爱的人是贤人而被人厌弃的人是愚人。太子没有被小人陷害而死,隋朝灭亡难道不是在江都被推翻吗? 赏析:本诗通过“腹生奚”“怜者为贤”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隋炀帝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贤明君主的追求和向往。全诗以议论见长,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宋代的宋武帝 栖栖老楚未遭时,债主凌厉似迫危。 人杰既为王谧识,刁逵诛斩独何悲。 注释与赏析: - 栖栖老楚: 形容岁月蹉跎,未能抓住时机,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债主凌厉: 形容债主势力强大,压迫感强烈。 - 人杰: 指杰出的人物或贤者。 - 王谧识: 王谧是古代著名的学者,此处表示某人已得到他的认可或赏识。 - 刁逵: 历史上的人物,此处特指他的行动或决策。 - 诛斩: 杀戮
诗句原文为“梁武年高厌六龙,繁华声色尽归空。不求贤德追尧舜,翻作忧囚一病翁。”,其译文是“梁武帝年龄已高,厌倦六龙的尊贵,那些华丽的声色都已消失,只剩下空虚。他并不追求贤德,却像尧、舜一样忧愁,最终变成了一个生病的囚犯。”。 关键词句注释:梁武帝——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皇帝宇文泰。六龙——古代帝王的象征,这里指皇帝。繁华声色——指过去的繁荣昌盛和声色犬马的生活。不求贤德——不追求贤良的德行
诗句: 兴亡何故遽环回,汤纣身为事可哀。 译文: 为什么国运会突然发生转变呢?商汤和夏桀都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遭遇灭亡的。 注释: - 兴亡: 国家的兴起和衰败。 - 汤: 商朝的创立者,名履癸,又称商汤。 - 纣: 商朝末代君主,名帝辛。 - 身为: 自身处于某种状况或处境中。 - 事可哀: 事情可悲、可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首句"兴亡何故遽环回"
六朝门,指建康城门。门,古时也用作地名。元帝,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字道规,封长沙王,曾镇守江陵,为晋将桓玄所害。刘义符死,谥曰“元”;故称元帝。 木栅江城:在建康城外,有木栅为障。困魏军:被北魏的大军围困。魏军,北魏的军队。魏是当时中国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横议遏谋臣:指王褒曾劝阻刘义符投降北魏。王褒,字仲祖,琅笽人(今山东临沂),官至侍中、尚书令,与谢晦同时,反对刘义符投降北魏。遏
诗句:水影星光怪异多,不思修德事干戈。 译文:六朝时期的宫廷中,光影交错、星光闪烁,显得异常诡异。然而,那些统治者却不思进取,只想着用武力来巩固自己的权力,结果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和战争之中。 赏析:这首诗以六朝时期宫廷的夜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光影交织下的奇异景象,隐喻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和对外战争的频繁。首句“水影星光怪异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宫廷内乱象丛生、人心惶惶的情景
注释: 1 六朝:泛指南朝的六个朝代,即东晋、宋、齐、梁、陈。 2. 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历史事件的关键地点。 3. 再吟:意味着对过去的诗句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4. 空知勇锐不知兵:虽然勇气和锐气(勇猛)令人赞赏,但不了解军事战术和策略则是一种缺陷。 5. 困兽孤军未可轻:形容处于困境中的孤立无助的军队不应轻视。 6. 安有长驱百馀万,身驰几旅欲先征:意在表达即使兵力雄厚
【注释】六朝:东晋、宋、齐、梁、陈,统称六朝。简文帝:即萧纲(503-551),字世缵,小名九龄,南兰陵郡中都里人。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与兄萧统并称“二圣”。 【赏析】此诗是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古讽今,感慨时事,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含蓄蕴藉,不事雕琢,却有浑然天成之美
六朝门前赵刘聪 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 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翻译: 戎人与羯族让谁认识好话,刑罚将领不放弃就不能原谅。 最后关头却撤除凤仪殿,改为逍遥纳谏园。 注释: 1. 六朝门:指六朝时期的大门,这里代指历史或政治变迁的门槛。 2. 戎羯: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3. 识善言:认识并理解好的言辞。 4. 刑将不舍:法律和刑罚不会因个人而有所放松或宽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