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戴
沁园春·寿申甫五十 【注】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思越人”等。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 沧海横流,结屋溪山,归去来兮。况纵横前史,忍寻覆局,苍茫老眼,聊看枯棋。余子纷纷,星辰听履,尽起萑苻拥节麾。横长剑,尽雄心激荡,猿鸟休疑。青山日较崔嵬。且破涕为欢尽一卮。甚春花阅遍,韶光半晌,苍松多寿,霜雪难欺。我本逃秦,君原与操,八表何曾著一丝。斜阳外,剩渔歌樵唱,已艾须眉。
注释 - 满江红:词牌名。此处用作题目。 - 题叶鹤巢:在纸上作画,题写诗作。 - 时归自青岛:指作者经常返回青岛。 - 与于复辟之役:参与反对复辟的战役。 - 几为流弹所毙:几乎被流弹击中致死。 - 鹤骨松心:比喻人的志向像鹤一样高洁,意志像松树一样坚定。 - 丹青手:擅长绘画的画家。 - 二十载:二十年。 - 胸中藏稿:心里藏着未完成的作品。 - 坎𡒄官:指官场,仕途。 - 间关事
【赏析】 《贺新凉·癸丑九月答黄申甫留别,用辛幼安寄陈同父原调》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与友人的离别情景,下片抒发了对国运的忧虑及壮志未酬、壮怀难展的悲愤心情。此词笔力雄健,意境开阔。作者以慷慨豪迈之语发抒胸中积郁,气势如虹,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词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富有节奏感,读来酣畅淋漓,感人至深。 【注释】 1. 癸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以及赏析: 1. 心共朝衫赤:这里“心共”表达了诗人与朝廷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朝衫赤”则描绘了诗人穿着朝服的外貌特征。这里的“心共”和“朝衫赤”共同构成了一幅忠诚于朝廷的形象。 2. 岸乌纱、临淮空障,东南半壁:描述了临淮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局势。"岸乌纱"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地位,而"临淮空障"则暗示了战争或政治动荡带来的困境
水龙吟·中央公园,规社稷坛四周为之 坛殿无恙,古今图书动植各物咸备 万株古柏参天,宫鸦依旧声声噪。平沙浅草,盘筵占地,当年驰道。方土分明,社原未屋,夕阳犹照。仰皇居咫尺,梦迷阊阖,黍离恨,翻新稿。 九载江湖枯槁。染缁尘、酒襟诗抱 凉阴却坐,游人细数,谅无同调。花鸟闲情,图书结习,平生剩有。奈苍茫老眼,踌躇禁闼,荷心评校。 赏析: 此词为咏怀之作,上片写中央公园的宏伟壮丽景象
诗句释义: 1. 居京养疴,考功旧役,远来丐见。义分依依,为之怅然,时吏部易为警署 注释:在京城休养身体,从事以前的公务工作。我远道而来拜访您。因为您的职责,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但有时感到遗憾和不安,现在吏部已经换成了新的办公机构。 2. 重寻好梦已无痕。妆阁换帘旌。檀郎襟上尘涴,小婢尚依人。 注释:重新寻找过去的梦境,但已经无法找回了。妆阁的帷幕被更换,窗帘也被卷起。檀郎的衣襟上有灰尘
瑞鹤仙 忍说平成业。直我亦何辞,大夫亡国。带经荷锄出。 原不问新来,谁调凤律。东西南北。算尘鞅、欲归便得。 恨指谈、半百年华,剩有鬓丝腔血。 草色。门前新绿,取次原无,马尘车迹。灌园岁月。谁共莺花晨夕。 喜春来健在,先生杖履,笑置后车前席。有东轩长老,年年来陪佳节。 注释: 1. 忍说平成业:不忍心提起平定天下的功业 2. 直我亦何辞,大夫亡国:我直道而行又有何可辞之辞? 3. 带经荷锄出
注释: 满庭芳·题江云卿墨梅册子,并送调宰德化 香满阎浮,孤山春早,有人珍重花枝。寻诗驴背,云暗楚天低。剩得生绡一幅,凭君读、墨沈淋漓。须认取,冰心铁骨,惆怅岁寒时。 粉披。笑官阁,精神惨淡,色相支离。问何似昭阳,雨湿胭脂。也识太行秋色,渐添来、五凤栖西。浔江冷,几枝霜菊,消息访东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江云卿的墨梅册子而写的序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珍视梅花和赞美其坚韧不屈的精神的态度
瑞鹤仙 · 丙辰正月寿逸兄六十 【注释】: 信有千秋业。漫吟望低垂,平居故国。当年悔轻出。 竟无补丝毫,手残萧律。江南江北。幸司马、文章助得。 到而今、破碎苍茫,老眼揩来皆血。 春色。浓于新酒,六十韶光,都成陈迹。天街风月。并辔火城灯夕。 剩疏篱围住,数椽三径,换取舞筵歌席。且掀髯上寿,尊前新词晚节。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其友祝寿而作。 上片由忆旧入今,写其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浪淘沙 · 甲寅中秋 不复问沧洲。老我西畴。阳春何日换霜秋。一卷丹青千古事,谁付谁收。 浊酒自为酬。茅屋低头。元龙百尺更无楼。颇怪天边曾弄月,不照吾愁。 注释: 1. 沧洲:泛指江湖,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向往的隐逸之地。 2. 老我西畴:形容岁月流逝,自己已老去。西畴,指西边的田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所处的环境或心境。 3. 阳春:指春天,通常与温暖、生机盎然等意象相联系。 4. 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