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注释】 虎岭:指虎山。 盘盘:曲折环绕的样子。 矫矫:刚强有力的样子。 嗣子:继位的儿子。 飞云:即“飞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兽。 【译文】 曲折环绕的虎山岗,刚强有力的虎臣墓,继位的儿子望着天空中的飞翔的麒麟,徘徊不已,思念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山岗的景色,表达了继位的儿子怀念已故父辈的情感。首句"盘盘虎山岗",描绘了虎山岗的地势险峻、连绵起伏的特点;次句"矫矫虎臣墓"
注释: 君家的湖北岸,门前的湖水流淌。 水流如同我的心思,日夜不曾停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上景色和情感的诗作。首句“君家湖北头”,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为全诗定下了背景和氛围。第二句“门前湖水流”,进一步描绘了湖泊的广阔和湖水的流动。第三句“水流似侬意”,以拟人的手法,将水流比作自己的心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水域的喜爱和依恋之情。最后一句“日夜不曾休”,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不息流动
【注释】 朝饮前溪水:清晨来到前溪饮水。 暮泛前溪舟:傍晚泛舟于前溪。 溪头有明月,照见古今愁:月亮高悬于溪头,映照着古今的忧愁。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溪边饮酒、乘舟的情景,并以此表达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首句“朝饮前溪水,暮泛前溪舟”是说从早到晚都在溪上往来;次句“溪头有明月,照见古今愁”是说月光照在溪头,映出古今人的忧愁。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清新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首先要明确这首诗的内容。“表柱秋风”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游子思乡的诗。全诗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古道,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本题中,“墓田八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再逐句分析。 “芝生玄堂阴”,玄堂,指太庙之门。古人以玄为尊,因此太庙之门称为玄堂。墓田,墓地。玄堂阴,墓地幽暗处,此句意谓芝草生长在玄堂的阴暗之处。“三秀备五色”,三秀,三朵花。五色,即红、黄、紫、白、绿等色彩。这里用芝草比喻人。三秀,即多姿多彩、才华横溢。五色
【注释】狮峰:指狮子山。积雪:形容山石上积的白雪,也指山上之雪。维昔:往日。征蛮:讨伐蛮族。象阵:指军队中的大象军阵。 译文: 巍峨壮观的狮子峰矗立着,孤坟相对峙立。 当年征伐蛮族时,象阵全部崩溃败逃。 赏析: 这首诗是《墓田八咏》的第七首。诗人在描写狮子峰的壮丽景色的同时,又借以抒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诗的前两句写狮子峰之高峻,山峰之巍峨;后两句写昔日出征时的景象,以及战争取得胜利的情景
【注释】 镜池:指水塘。蟾影:月光下的池中倒影。鉴止不鉴流:意思是说,镜子只能照到自己而无法照见流水的流动,比喻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清夜:清静的夜晚或深夜。团团:圆月的样子。空明:形容清澈明亮。两相映:互相映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镜池蟾影”这一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诗人站在湖边,目光投向水中的月亮,只见那圆圆的
``` 南浦衡茅 眷此庐墓居,元非送行处。 孝子哭其亲,乌啼天欲曙。 注释 1. 眷:依恋,留恋。 2. 庐墓:指坟墓,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墓地。 3. 元:原本、本来。 4. 非:不是。 5. 送行:此处指告别。 6. 孝子:孝顺的儿子。 7. 亲:亲人。 8. 乌啼:乌鸦的叫声,常用以形容夜深或黎明时分。 9. 曙:破晓时分。 赏析 在这首诗中,“南浦衡茅”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注释】 圭田:古时帝王祭祀时用土圭测度土地肥瘠,以定所耕之地。此指圭田之土。春雨:春天的细雨。膏雨:滋润禾苗的春雨。 沾足:润泽到足以供人耕种的程度。畇(jiān)畇:水满的样子。遗柄:留下的痕迹或余粒。利农人:利于农民。 【赏析】 《墓田八咏》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尊重。 全诗如下:
《墓田八咏 其一 东皋宰木》是明代诗人史鉴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松柏青青的景色,以及一位将军的墓地。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松柏何青青,下有将军墓。” - 注释:松树和柏树多么青翠,下面有一个将军的墓地。 - 译文:松树和柏树是多么青翠啊,下面有一个将军的墓地。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松树、柏树的青翠与将军墓地的荒芜,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以及对战争的感慨。 - 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