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注释: 1. 流年今四纪,强半在城中。 译文: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如今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其中大部分都在城市中度过。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通过对比“流年”与“强半”,表达了自己对城市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无奈。 2. 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 译文:如果画得好,就能名留青史,如果文章写得好,就希望它能送走贫穷。 赏析:这是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理想,他认为艺术可以改变世界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二 宿徐公浦 暂出靡行役,邻封非异乡。 偶因停泊处,始定往来方。 海迥月浮水,夜寒天雨霜。 终宵成辗转,归梦与途长。 注释: 1. 暂出靡行役:暂时出门做行商或差役。靡行役,即“靡所适”,指没有固定去处,临时外出。 2. 邻封:邻近的封地。非异乡:并非外地。 3. 偶因:偶尔因为。 4. 始定:最终确定。 5. 海迥:海面辽阔。 6. 月:月亮。浮:倒映。 7
译文: 靠近太湖的水面,倒映着苍弁峰; 这里地无高丽险阻,水色比汉江更浓醇。 荡漾数十顷碧波,岚气霏霏三四重。 碧岩长在望中,日暮时忽然听见钟声。 注释: 1. 鸭绿漾:形容湖面像鸭子的羽毛一样绿色。 2. 近接太湖水:接近太湖的水域。 3. 倒涵苍弁峰:湖水倒映着苍弁峰的景色。 4. 地无高丽险:这里没有高丽(朝鲜)的险要地势。 5. 色比汉江醲:这里的水色比汉江更深。 6. 荡漾数十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诗句的意思来判断正误。此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内容来赏析,所以考生在鉴赏时要结合诗句的主要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不可脱离诗歌的具体内容而空谈思想情感。本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借对大雷、小雷的描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威力的赞叹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双螺浸湖水
碧岩 问路扪萝上,遥寻钟磬声。 云流看栋湿,树挺识人行。 涧水晴悬瀑,松风巧韵筝。 山苍与湖绿,点染自天成。 译文: 在碧石的岩壁上,我沿着藤蔓攀爬而上,寻找那遥远的钟磬之音。 云流动着仿佛能看见它湿润了楼宇,而树木挺拔则仿佛能听见人们的脚步声。 清冽的涧水在阳光下飞泻而下,如同瀑布一般;松风轻柔地吹拂着,宛如筝音般悠扬。 群山苍翠和湖水碧绿相映成趣,这些美景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注释: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一 渡吴淞江 济世未为术,逢人聊用情。 海桑惟日变,水土几时平。 远雁和云杳,寒潮趁月生。 茫茫不相识,沿路问乡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渡吴淞江时所写。诗的前四句表达了他对于济世之道的迷茫,认为只有通过与人交往才能有所建树。后四句则描述了他在路上遇到的各种景象,包括远去的雁群、变幻的云彩以及汹涌的潮汐等。最后两句则是他在旅途中感到的孤独和迷茫
【注释】 瀑布泉:即瀑布。庐山有名瀑布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叠泉、开先泉等。 岩头:山崖。 明练:明亮清澈的水流。 被风:经风吹拂。 得雨:遇雨。 来处:源头。 散开:指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 无尽期:没有穷尽的日子。 商仙: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译文】 我喜欢这山崖上飞泻而下的瀑布,它像一条条白练垂下。 经不住风儿吹拂,任凭雨水洒落。 它从高山上奔流下来,永不枯竭。 庐山上的瀑布和这里的一样
译文: 立春之日,梅花北向盛开,月亮在东方运行到了寅位。人生都有快乐之处,但何处不是春天呢?就像我衰老的容颜,却遇上了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百年人生,如今已经度过了大半,但仍是未得闲适之人。 注释: 1. 立春日: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 2. 梅开未:指的是梅花尚未开放。 3. 月建寅:指月亮运行到寅位。寅为地支之首,代表春天。 4. 有生皆自乐:指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快乐之处。 5.
《夜投殊胜寺真上人房》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是: ```plaintext 夜投殊胜寺真上人房 春风苦无赖,野寺暂相依。 静夜名香遍,空堂漏水微。 语投机自息,坐久世疑非。 爱尔东林月,流光照客衣。 ``` 注释 1. 夜投殊胜寺 - 在深夜向殊胜寺(可能位于长安附近)的某个僧人投宿。 2. 真上人房 - 指真上人的房间。 3. 春风苦无赖 - 春风似乎有意捉弄人
谒张子静墓 弭棹鸿村道,来寻处士坟。 泪痕沾宿草,悲思接愁云。 系树嗟无剑,名家幸有文。 东风吹野水,流响不堪闻。 注释: 弭棹:停船。 鸿村:大雁飞过的村落。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 系树:在树下系马或系住其他东西。 嗟:叹息、遗憾。 名家:有名望的人。 东风吹野水:东风吹着野外的溪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子静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